ID: 23853432

16.1《阿房宫赋》课件(共5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80293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6.1,阿房宫赋,课件,53张,PPT,统编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史诗。诗人借阿房宫的兴废告诫君王要爱惜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与胡曾处于同一时代的著名诗人杜牧,也选择了阿房宫作为讽时刺世的一把利刃,那么在《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又提出怎样的新观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杜牧,学习《阿房宫赋》。 歌曲《阿房宫赋》 课堂导入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一个朝代兴亡的故事! ē Páng gōng fù 阿房宫赋 一座宫殿 学习目标 会并在积累本上写上本文常用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感受到文中比喻、想象、夸张等修辞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认识赋并了解其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目的,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天下第一宫?” 秦始皇的四大工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走进阿房宫 “阿房宫” 是秦始皇在位时建造的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南的阿房村。 战国后期,秦国国力强盛,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到公元前221年灭齐,10年左右的时间内以雷霆之势攻灭六国,一统天下。为了控制诸侯,保证胜利果实,将各国宗室数十万迁至都城咸阳。又过了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咸阳,再加上秦始皇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决定在丰镐之间建造更大的朝宫,即后来的阿房宫。 走进阿房宫 知人论世,初入文本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杜牧年轻时即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尤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但因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变得保守消极。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杜樊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为诗注重文意辞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文、赋、诗皆负盛名,尤擅文赋,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 杜牧 (803—853)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唐代文学家 走进作者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 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 走进作者 《阿房宫赋》写于公元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杜牧23岁),此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民生凋敝,苛政盛行,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杜牧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十六岁继位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不理朝政,在国力衰微的情况下,大兴土木,曾在长安洛阳有兴修宫殿的庞大计划。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 写作背景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 chī ,舒展散布)文,体物写志也。” 形式上 手法: 注重铺陈,多对偶、排比、比喻、夸张; 语言: 讲究辞藻和用典,声律和谐,朗朗上口; 句式: 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 内容上 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 咏物说理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关于“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正音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wù) ,阿房(ē páng)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