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时固基练(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A B B B C A B D 9.(1)萃取 四氯化碳 分液漏斗 (2)再进行萃取,直到水层呈无色,将每次分离出来的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合并 10.(1)给蒸馏烧瓶加热未垫石棉网 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应插入溶液中 冷却水的进出水方向接错 (2)冷凝管 (3)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4)先撤酒精灯 13.(1)溶解青蒿素 (2)漏斗、玻璃棒 蒸馏 (3)B 1.B [A、B、C、D项分别为有毒品、三级放射性物品、腐蚀品和易燃固体标识,故选B。] 2.C [A项,汞有毒,深埋会导致土壤污染,可以立即撒上硫粉覆盖,错误;B项,强酸腐蚀致伤时,不能用酸性的醋酸或硼酸溶液洗,应该用碱性的稀碳酸氢钠溶液洗,错误;D项,洗眼睛时应边洗边眨眼但不能揉眼,揉眼会加重对眼睛的伤害,错误。] 3.A [选项A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是升华。] 4.B [取用药品时,不能直接用手拿,A选项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C选项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接触托盘,且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D选项错误。] 5.B [反应后固体残留物中含有KCl(易溶于水)和MnO2(难溶于水),可能含有KClO3(易溶于水),因此可将混合物溶于水,过滤得到MnO2,而要求回收纯净的MnO2,所以还需洗涤、干燥操作,B项正确。] 6.B [假设要用溶剂A将溶质X从溶剂B中萃取出来,A应具备的性质:①与B互不相溶;②X在A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B中的溶解度;③X与A不发生化学反应。] 7.C 8.A [实验室中蒸馏烧瓶所加液体体积一般不少于其容积的,A错误;实验室通常用加热自来水的方法制取蒸馏水,而自来水中不含有其他挥发性液体,且其他杂质的沸点很高,水先沸腾,所以不需要温度计,B正确;冷却水的流向为下进上出时,与气流方向相反,冷凝效果好,C正确;氯离子不挥发,应留在烧瓶中,收集到的液体为蒸馏水,不含氯离子,所以不能生成沉淀,D正确。] 9.(1)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碘与四氯化碳不反应,水与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在实验室里从溴水(Br2的水溶液)中提取Br2,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剂为四氯化碳,萃取最主要的仪器是分液漏斗。(2)若观察发现提取Br2以后的水还有颜色,说明水中还含有溴,需再进行萃取,直到水为无色,然后将各次分离出来的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合并起来。 10.对于蒸馏装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仪器的连接顺序;②温度计的位置;③冷却水的流向(进出口位置);④防暴沸的措施;⑤收集液体的仪器。 11.B [蒸发皿中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A项错误;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可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B项正确,C项错误;蒸发皿可直接加热,D项错误。] 12.D [组装仪器时要自下而上组装,酒精灯在铁圈和蒸发皿的下方,所以要先放酒精灯;然后固定铁圈,放置蒸发皿;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并搅拌,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D项正确。] 13.(2)操作Ⅰ是过滤,故需要的玻璃仪器还有玻璃棒、漏斗,操作Ⅱ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乙醚和青蒿素,故操作为蒸馏。(3)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A项青蒿素不溶于水,C项加入乙醚后分液得到的还是混合液,不是精品;B项,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青蒿素可溶于乙醇,故向仪器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解粗品后,经浓缩、结晶、过滤可以除去不溶的杂质,得到精品,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基础课时6 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 物质的分离提 学习 任务 1.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方法。 2.学会根据物质化学性质设计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