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时间 位移 [教材链接] (1)点 (2)线段 例1 B [解析]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但不能称为2 s内,2 s内表示时间间隔,故A错误;t2~t3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第3秒内,故B正确;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秒内或前2 s内,不是第2 s内,故C错误;tn-1~ 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故D错误. 变式1 A [解析] G484次高铁于8时31分到达石家庄站,8时31分指的是时刻,A正确;每次心跳间隔1 s指的是时间间隔,B错误;距离新闻结束还有20分钟指的是一段时间间隔,C错误;每节选修课的时长是1小时,1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D错误. [教材链接] 1.(1)位置 (2)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2.运动轨迹 3.(1)初位置 末位置 (2)位置变化 (3)长度 (4)初位置 末位置 4.(1)大小 方向 (2)大小 方向 [科学探究] (1)相同 (2)不同 例2 C [解析] 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当他走到D点时,路程为s=πR+2π+=2.5πR,位移大小为x==R,方向为东偏南45°,故C正确. 变式2 B [解析] 因为跑道外圈半径大于内圈半径,当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时,起点就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路程大小相同,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教材链接] 1.x1、x2 2.x2-x1 3.(1)正方向 (2)负方向 [模型建构] (1)-2 m 4 m (2)-4 m 4 m (3)-2 m (4)-3 m 例3 (1)D (2)B (3)D (4)B [解析] (1)几秒内指的是从计时开始的零时刻到几秒末的一段时间,位移的大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本题中,质点在1 s内、2 s内、3 s内、4 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5 m、4 m、1 m和7 m. (2)第几秒内指的是第几个1 s的时间内,即第几秒初到第几秒末的1 s时间内.本题中质点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为5 m、9 m、3 m、6 m. (3)路程指的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本题中质点运动的时间越长,则运动的路程就越大. (4)由以上分析可知:质点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的路程分别为5 m、9 m、3 m和6 m. 变式3 C [解析] 小球的抛出点在距地面2.5 m高处,在距离地面1.5 m高处被接住,若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1.5 m处,以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则小球运动的路程为2.5 m+1.5 m=4 m,位移为1 m,接住点的位置坐标为-0.5 m ,故C正确. [教材链接] 1.时刻t 位置x 2.初始位置 位移大小 [科学思维] (1)由于随着时间推移,物体沿x轴运动,a的位置坐标在增大,说明a向x轴正方向运动,b的位置坐标在减小,说明b向x轴负方向运动. (2)如图所示 例4 D [解析] 由x-t图像可知,前2 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2 m,后又回到出发点,所以前2 s内的路程是4 m,2~6 s内,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4 m,后又返回出发点,此过程中,物体的路程为8 m,所以物体在0~6 s内的路程为12 m,故D正确. [科学探究] 1.0.02 s (1)约为8 V (2)220 V 例5 (1)交流 电火花 220 V (2)CBDAFE [解析]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图示为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固定装置,安装纸带,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实验完后立即关闭电源,然后再取下纸带,故步骤顺序为:CBDAFE. 变式4 (1)A (2)交流 (3)A [解析] (1)A、B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电火花计时器是A. (2)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 (3)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应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随堂巩固 1.CD [解析] 19点、11时38分都是指某一具体时刻,A、B错误;自由泳决赛成绩54秒66、13天指的都是一段时间间隔,C、D正确. 2.A [解析] 位移是矢量,质量、时间、路程都是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A正确. 3.D [解析] 路程是标量,表示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反映的是物体初、末位置间的有向线段,因此物体的位移为4R,方向向东,路程为2πR,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