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4514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基础课时11氯气的发现与制备课件+学案+练习+答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33022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苏教版,基础,练习,学案,课件
    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 基础课时11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学习 任务 1.了解氯气的发现史,体会并初步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认识氯气的工业制法,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氯气的发现与实验室制法 1.氯气的发现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把浓盐酸与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具有强烈_____气味的_____色气体———氯气。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_____。 (2)实验装置 ①A装置为_____装置,作用是_____氯气。 ②B装置为_____装置,作用是_____氯气。 ③C装置为_____装置,作用是_____。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的氯又有化合态的氯气单质。 (  ) (2)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氯气。 (  ) (3)实验室制氯气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 二、氯气的工业制法 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烧碱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1.氯气的制备原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 (1)实验装置 (2)实验操作 ①接通电源,观察铁棒和石墨棒上发生的现象。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管上,收集U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 min 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 ②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管导出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 ③关闭电源,打开U形管左端的橡皮塞,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实验分析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_____ a管中气体为_____ ② _____ b管中气体为_____ ③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推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是_____。  实验室制Cl2与工业制Cl2的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怎么变化的? 氯气的制法 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1810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中国早年的译文将其译作“绿气”,后改为氯气。至今,实验室制取氯气仍然沿用舍勒的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氯气时,需要加热,加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含有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能得到1 mol Cl2吗?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拓展]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其他方法: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是用强氧化剂氧化浓盐酸,即Cl-Cl2,因此还可以用KMnO4、K2Cr2O7、KClO3等强氧化剂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特点:固+液气。 (2)主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等。装置如图所示。 发生装置  除杂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3)装置说明: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Cl2;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 3.收集方法 (1)Cl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2)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出的HCl气体。 4.验满方法 (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Cl2已收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Cl2已收集满。 5.尾气处理 Cl2有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