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4587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四上 语文园地七(教案+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8241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2025,年秋部,编版,园地,教案
    (课件网) 语文园地七 四年级语文上册 交流平台 快速浏览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三篇课文《观潮》《普罗米修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说一说这3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观潮》记述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描写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的惊叹与热爱。 《普罗米修斯》讲述了人类因为没有火,生活非常悲惨,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勇敢地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遭受了宙斯残酷的惩罚,他不屈不挠,后来得到大力神的救护,终于获得自由的故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常用的方法: 借助文章题目;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 …… 自由朗读教材中学习伙伴的对话,与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对照。 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 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盘古开天地》。 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不管用哪种方法,认真阅读全文,弄清楚文章讲了什么是基础,也是关键。我们要在课外阅读中不断练习,形成能力。 词句段运用 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词语。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lǐn wèi bǐnɡ ē 不读“ā” 前鼻音 后鼻音 这几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褒义词。 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 回顾课文内容,用这些词语形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 志存高远的_____ 视死如归的_____ 周恩来 戍边将士 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将这些词语与相关的人物对应。 志存高远的_____ 大义凛然的_____ 英勇无畏的_____ 视死如归的_____ 铁面无私的_____ 钱学森 李大钊 邓世昌 革命志士江姐 包青天 同类词语拓展: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舍生取义 高瞻远瞩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志存 报国 凛然 无畏 如归 铁面 执法 不阿 ( )高远 精忠( ) 大义( ) 英勇( ) 视死( ) ( )无私 秉公( ) 刚正( ) 词句段运用 自由朗读两组句子,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每组的第二句与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表达形式不一样,表现在标点符号、疑问词和否定词上。 每组的第一句虽然有问号,但是并没有疑问的意思,而是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这样表达能加强语气; 加强语气 表达强烈的情感 小明乱扔垃圾后还理直气壮地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我们该怎么提醒他?用陈述句和反问句分别说一说。 尝试运用 有清洁工打扫也不应该乱丢垃圾。 难道有清洁工打扫就可以乱扔垃圾吗? 语气更强烈 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用陈述句和反问句分别说一说。 这个礼物竟然是送给我的。 难道这个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 特别惊喜,不敢相信地语气 反问句虽然是疑问的形式,但它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而且语气更强烈,更能表达出情感,引起别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