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关内,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日军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 C. 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 人民解放战争爆发 2.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赴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1940年2月,在与日伪军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是( ) A. 张学良 B. 蒋光鼐 C. 蔡廷锴 D. 杨靖宇 3. “民国二十四年,中国正在苏醒过来,在几天的时间里,青年团体在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所有大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产生,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 4. “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 ) A. 宣布“东北易帜” B. 赴西北“围剿”红军 C. 实行不抵抗政策 D. 发动西安事变 5.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地相继爆发大规模的抗日游行,民众要求停止内战,收复东北;事变发生十天后,全国各地的学生赴南京请愿,总数达到七万之多。这反映了( ) A. 国共实现联合抗日 B. 人民民族意识高涨 C.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D. 学生成为抗日先锋 6.1937年,日本国内武力侵华激进派鼓吹“对华一击”。据载,1937年夏,东京政界的一些消息灵通人士中私下盛传:“七夕之夜,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这些谣传后来竟然成为事实。该“事实”标志着( ) A. 中国局部抗战从此开始 B.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7.《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写道:“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 A. 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B. 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C. 持久抗战、坚决抵抗的信心 D.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要求 8.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布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与此命令有关的事件是( ) A. 华北危机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淞沪会战 9.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方针。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 A. 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B. 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 C. 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 D. 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 10、下面是小李同学搜集到的一篇新闻报道,内容是两个日军军官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下列选项中与此相关的是( ) 1937年12月14日美国《芝加哥每日论坛》第2页(节选) A. 一二·九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卢沟桥事变 11、在某校音乐社团举办的传唱抗日救亡歌曲活动中,赵老师演唱了词作家田汉于1938年写的一首歌:“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这首歌描写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大捷 D. 百团大战 12、1940年,某报发表社论称:“正太路自八月二十日被截断后,迄在游击军控制下,交通未能恢复,自然饶有价值,亦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事态……日人倘使还想‘征服’中国,推行‘新秩序’,真是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