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6008

5.1 文明有礼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709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文明,有礼,教学设计
  • cover
5.1《文明有礼》教学设计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理解文明有礼的含义与重要性,掌握文明有礼的具体做法,学会在不同情境中践行礼仪规范,树立尊重他人、维护社会和谐与国家形象的意识。 教材定位:本课是“社会生活讲道德”单元的核心内容,承接前面关于道德规范的基础认知,通过“00后整顿职场”等案例解析文明有礼的实践要求,为学生将礼仪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文明有礼”有初步概念,但对其在个人发展、社会和谐及国家形象中的深层价值缺乏系统认知。他们常将“无礼”当作“个性”(如职场中的不当沟通),在校园和生活中面临礼仪选择困境,适合通过真实案例引导从“认知礼仪”到“践行礼仪”的转化。 三、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文明有礼是国家形象基石”的社会共识,理解礼仪对国家交往的重要性。 责任意识:增强在个人交往、社会生活中主动践行礼仪、带动他人守礼的责任感,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 健全人格:通过反思“失礼行为”的后果,培养在不同情境中保持理性、尊重他人的判断能力和良好心态。 道德修养:从文明有礼的实践中,体会尊重与被尊重的价值,树立“以礼待人”的道德准则,维护良好人际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的具体做法;不同情境中礼仪规范的差异。 难点:将礼仪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复杂情境(如职场沟通、校园互动)中做到既坚守礼仪底线又灵活应对。 五、设计思路 总议题:“00后整顿职场”:是维权勇士还是礼仪危机? 子议题1:“整顿”的底———勇气之外,还需要什么? 子议题2:礼仪的分量———为何“有礼”比“能怼”更有力量? 子议题3:礼仪的践行———怎样“整顿有力度,沟通有温度”?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一、情境导入 1.播放“00后整顿职场”相关视频,呈现“推动公司改规则”和“面试未通过”的正反案例。 2.提问引导:“同样是‘整顿职场’,为何结果不同?‘整顿职场’的成功,到底靠什么?”引出对“文明有礼”的探究。 二、子议题1:“整顿”的底———勇气之外,还需要什么? 1.展示失礼案例(小郑面试失礼被拒),提问:“如果你是HR,会录用这样的应聘者吗?”引导学生分析失礼的负面影响。 2.呈现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平台数据(85%面试官重视敬语使用、72%HR倾向礼貌沟通者等),组织讨论:“老板们青睐的人才有哪些共性?” 3.总结:明确“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强调礼仪在职业竞争中的“通行证”作用。 三、子议题2:礼仪的分量———为何“有礼”比“能怼”更有力量? 1.展示职场冲突案例(小王因失礼被同事排斥),提问:“小王‘赢了方案’却失去了什么?对团队有何影响?”引导分析失礼对团队的破坏。 2.呈现校园有礼与失礼场景(课堂纠错、食堂打饭),组织分组讨论:“有礼与失礼行为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更愿意与哪种人交往?为什么?” 3.补充社会案例(无锡马拉松有序、北京站志愿者服务),提问:“这些有礼行为对社会和谐有何作用?” 4.展示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礼貌沟通案例,提问:“周恩来的礼貌沟通对中国国际形象有何影响?” 5.总结:梳理“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塑造国家形象”的核心要点。 四、子议题3:礼仪的践行———怎样“整顿有力度,沟通有温度”? 1.布置“文明沟通方案设计赛”任务:分组抽取校园情境(帮忙写作业、值日表不均、被指责“拖后腿”),讨论并设计沟通方案。 2.组织各组派代表上台演绎沟通方案,引导全班总结:“要达成和谐结局,沟通中需注意什么?”(如言谈文明、举止端庄、智慧沟通)。 3.总结:明确“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且不断学习践行”。 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