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 当堂反馈 课时作业本 单元整合提优(三)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 重点内容梳理 个位数字是( )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数字是( )或() 2,5,3的倍数的 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 )是3的倍数,这个数 特征 就是3的倍数。 偶数与奇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 )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数。 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 )数;一个数除了1 质数与合数 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数。 2.()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典例精讲 【例】爸爸摘下30根黄瓜,让莉莉拿到屋里,不许一根一根地拿,也不许一次拿完,而且每次 拿的根数相同,拿到最后正好一根不剩,莉莉共有几种拿法?每种拿法每次分别拿几根? 分析:从“每次拿的根数相同,拿到最后正好一根不剩”可知,莉莉每次拿的根数应是30的因 数。因为“不许一根一根地拿,也不许一次拿完”,所以应该去掉因数1和它本身30这两种拿法, 因此先找出30有多少个因数,再用因数的个数减去2就是莉莉共有的拿法。 解答: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共8个。8一2=6(种) 答:莉莉共有6种拿法,每种拿法每次分别拿2根,3根,5根,6根,10根或15根。 【举一反三】 体育课上,老师让60名同学分组做游戏,要求每组人数相同,且每组不多于15名同学,不少 于8名同学,有几种分法? 三、重难点剖析 1.自然数与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关系 【例】按是否含有因数2分类,自然数可分为 和 :按因数的数量分类,自然 数可分为 和 分析:是否含有因数2,也就是看这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自然数的个位如果是0,2,4,6,8, 这个数就是偶数,否则就是奇数。因此,按这个标准分类,自然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按因数的数量给自然数分类,可以分为三类:只有1个因数一一1;只有2个因数一质数; 有2个以上因数—合数。 解答:奇数偶数质数合数1 <<《036>>> 五年级上册 数学 2.2,5,3的倍数的判断 【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1)117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249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分析:(1)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就必须满足3和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 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1十1十7=9,可知 里可填0,3,6,9;而5的倍数的特征 是末尾是0或5的数。综合考虑,里只能填0。 (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必须满足2和3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 是0,2,4,6,8的数,可知里可填0,2,4,6,8;而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 的倍数,2十4十9=15,可知里可填0,3,6,9;综合考虑, 里可填0或6。 解答:(1)0 (2)0或6 3.运用设数法解决连续偶数的问题 【例】五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0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多少? 分析:假设五个连续偶数的中间数为,因为相邻两个偶数相差2,那么这五个连续偶数可以 表示为n一2×2,n一2,n,n+2,n十2×2,且n是这五个数的平均数,即100÷5=20,最大的一个 数比中间数多2个2。 解答:100÷5=2020十2×2=24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24。 4.运用组合法解决复杂的找因数问题 【例】如果A=2×3×4,那么A的因数有哪些? 分析:方法一:先算出2X3×4=24,然后再想乘法算式,想一想哪两个数的积是24,从而一 对一地找出24的因数。 方法二:乘法组合,直接找因数。 (1)A的最小因数是1。 (2)算式中的2,3,4也是A的因数。 (3)乘法组合:2×3=6,2×4=8,3×4=12,2×3×4=24。 解答:A的因数有1,2,3,4,6,8,12,24。 5.运用推理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刘小华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他参加了学校的数学竞赛。同学问他:“这次数学竞赛你 得了多少分?在60人中获得了第几名?”刘小华说:“我的分数、名次和年龄都是质数,它们的乘 积是2134。”你知道他的分数和名次各是多少吗? 分析:将2134分解质因数,2134=2×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