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9328

第13课 网络安全防范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日期:2025-11-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9336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信息技术,上册,八年级,学年,2025-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3课 网络安全防范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科技教材 -出卷网-:浙江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网络安全防范》是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八年级第三单元《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安全》的第13课。本课通过介绍网络安全威胁,明确了网络安全风险,并重点介绍了三种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修复系统漏洞、设置防火墙和安装防护软件。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计算机安全防范,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数字化生活奠定坚实基础,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学习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增强,都有上网的经历和体验。经过一年多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实践,学生对互联网有了新的认识,但对网络安全相关了解较少,缺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学生迫不及待想要掌握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技能。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网络安全威胁,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指向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通过学习网络安全防范的措施,培养计算思维,掌握运用技术手段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指向计算思维。 3. 借助数字化学习工具和资源,探究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指向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 通过学习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帮助学生勇敢承担起网络安全责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指向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 认识网络安全威胁,了解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通过实践探索,掌握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落实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养成良好习惯。 对复杂网络环境下新出现的安全威胁保持警惕并能正确应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描述】余余从非官方网站下载文件,导致计算机死机。 【教师活动】这属于网络安全事件,并引出课题《第13课 网络安全防范》。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教师讲解】 (一)网络安全的概念 教师引出网络安全问题,简单阐明其含义。 引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了解网络安全威胁事件,掌握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二)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和来源 余余: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有哪些? 教师讲解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自身的威胁 2.网络攻击的威胁 3.人为因素造成的威胁 (1)什么是网络自身的威胁? 系统或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程序存在缺陷造成的。 (2)什么是网络攻击的威胁? 一般包括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等。 播放视频:计算机病毒知识科普。 恶意软件:是指故意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恶意任务的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要使用正版软件哦,既保护知识产权,又能保护自己的计算机。 (3)人为因素有哪些 介绍网络钓鱼、欺诈、身份盗用、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人为因素。 杭杭列举生活当中遇到的其它网络安全威胁事件。 【学生活动】思考生活中的其它网络安全威胁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网络安全威胁会造成信息泄露、财务损失,社会危害,面对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必须将网络安全摆在重要位置,每个人都要做网络安全的维护者。 杭杭提问:针对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防范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网络安全威胁,为后续学习防范措施打下基础。 (三)网络安全防范 【教师活动】一次点击、一次点击、一次下载都有可能让我们的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网络安全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对抗,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避免。 1.修复系统漏洞 讲解系统漏洞的概念,并通过视频演示计算机系统升级的操作步骤。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