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9358

05 课时分层训练(四) 4 七律·长征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79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时,分层,训练,七律,长征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四) 4 七律·长征 1.下列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红军不怕远征难(nàn),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yǐ)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héng)铁索寒。 D.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析:A项,“难”应读“nán”;B项,“迤”应读“yí”;C项,“度”应为“渡”。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 B.五岭逶迤腾细浪(气势磅礴的样子) C.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D.三军过后尽开颜(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解析:“逶迤”形容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双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 B.生活风格是一种选择,不是衡量的准则,也不是生活所必需的,但它是授予人类众多特权中的一种,不能被任何人等闲视之。 C.中国革命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走过了万水千山,走向了胜利。 D.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于牺牲,以气势磅礴的英勇气概战胜了千难万险,终于在陕北胜利会师,完成了可歌可泣的万里长征。 解析:“气势磅礴”表示气势盛大。常用来描绘山、水的雄伟气势。在本句中用错了对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湖南娄底“材料谷”拥有规模以上材料企业247家,实现营业收入约1 526亿元左右。 B.阅读课堂不但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C.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优秀教师队伍的关键。 D.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各校迅速开展了防溺水宣传活动。 解析:A项,语义重复,“约”和“左右”应去掉其一;C项,两面对一面,应去掉“是否”或在“培育”前加“能否”;D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再”。 5.下列对《七律·长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诗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动的事例。 B.诗中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 C.这首诗气魄宏伟,对仗工整,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征过程写得细腻委婉,有声有色。 D.这首诗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解析:“把长征过程写得细腻委婉,有声有色”表述有误。 6.下列对《七律·长征》这首诗歌的风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情感激荡,格调昂扬 B.想象新颖,夸张出奇 C.志向高远,胸襟阔达 D.情感浓郁,悲愤蕴藉 解析: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D项中“悲愤蕴藉”有误。 7.默写。 (1)《七律·长征》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2)《七律·长征》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以轻松幽默、极度夸张的笔调,视困难如游戏,展示了红军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诗的作用,在内容上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诗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中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紧扣首联中的“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了巧渡金沙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