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9361

06 课时分层训练(五) 5 狼牙山五壮士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483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时,分层,训练,狼牙山,壮士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五) 5 狼牙山五壮士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A.日寇(kòu) 掩护(yǎn)   负伤(fù) B.沉着(zháo) 抡起(lūn) 绷脸(běnɡ) C.下棋(qí) 悬崖(xuán) 砸碎(zā) D.山涧(jiān) 屹立(yì) 沸腾(fèi) 解析:B项,“着”应读“zhuó”;C项,“砸”应读“zá”;D项,“涧”应读“jiàn”。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龙王庙 仇恨 坚强不曲 满腔怒火 B.手榴弹 瞄准 惊天动地 斩钉裁铁 C.晋察冀 拧开 昂首挺胸 粉身粹骨 D.下雹子 眺望 居高临下 气壮山河 解析:A项,“曲”应为“屈”;B项,“裁”应为“截”;C项,“粹”应为“碎”。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就要到终点了,”他鼓励大家说:“再坚持一会儿。” B.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C.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D.一位文学家说:“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 解析:“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4.下列句子中属于人物心理描写的一项是( B ) A.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B.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C.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 D.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解析:A项,神态描写;C项,动作描写;D项,语言描写。 5.下列对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中的“横七竖八”“许多”说明战士们英勇奋战,消灭了很多敌人。 B.“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说明石头砸下去非常迅猛有力,非常密集,体现了战士英勇杀敌的坚定决心和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C.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是因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喊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心声,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D.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先写五个人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痛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上绝境,揭示壮士们不仅豪壮,而且有智谋;最后高喊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 解析:“用石头砸”不是因为“石头砸下去非常迅猛有力,非常密集”,而是因为当时的弹药非常的珍贵,可以先用其他东西杀敌,等到关键时刻再用弹药。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哨 卡 吴 颢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负责作战的副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