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3052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素养测评(一)(含解析)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399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必修,2019,科版,物理,高中
    章末素养测评(一) 1.D [解析] 题目中“2分05秒48”是时间间隔,A错误;在研究运动员游泳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错误;运动员完成200米蛙泳比赛时的路程大于位移,C错误;准确测定运动员200米蛙泳比赛的成绩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D正确. 2.A [解析] 根据路程的定义可知,从A到B再到C的路程为l=AB+BC=200 nm+200 nm=400 nm,根据位移的定义可知,从A到B再到C位移大小为s=AC=2ABsin 60°=200 nm,故A正确. 3.B [解析] 400 m比赛每位运动员的路程为400 m,位移小于400 m,A错误;100 m比赛时,运动轨迹为直线,位移大小相等,冠军运动员所用时间最短,平均速度最大,B正确;研究100 m冠军谢震业冲刺运动时,其自身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谢震业以9秒97的成绩夺得冠军,9秒97指的是时间,D错误. 4.D [解析] 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v1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v2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a== m/s2=-14 m/s2,负号说明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 5.AC [解析] 取v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图中v2<0,速度的变化量Δv=v2-v1<0,即Δv向左,则加速度a向左,A正确;B图中v2>v1>0 ,速度的变化量Δv=v2-v1>0,即Δv向右,则加速度a向右,B错误;C、D图中v1>v2>0,速度的变化量Δv=v2-v1<0,即Δv向左,则加速度a向左,D错误,C正确. 6.AC [解析] 频闪照相机闪光间隔的时间相同,由图可知,李帅先到终点,所用时间较短,而两人位移相同,根据=可知,全程王杰的平均速度小于李帅的平均速度,A、C正确;根据题意,无法比较撞线时王杰的瞬时速度和李帅的瞬时速度大小,B、D错误. 7.BD [解析] 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变为零之前,速度和加速度方向都向下,雨滴做加速运动.随着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但速度一直变大,当加速度变为零时,速度不再变化,雨滴做匀速运动,故B、D正确. 8.AC [解析] s-t图像只能表示一条直线上的运动,从图像可知,两车一直向正方向运动,即两车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0时刻两车的位置相同,t3时刻两车的位置也相同,则位移相同,即两者的路程相等,A正确;t1~t3时间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所用时间相等,所以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B错误;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已知图像中的OA与CB平行,则t1~t2时间内两条图线的斜率相等,故两车的速度相同,由Δs=(v甲-v乙)t可知,在这段时间内两车的距离不变,C正确,D错误. 9.甲 乙 [解析] 速度变化量Δv=vt-v0,则Δv甲=18 m/s-10 m/s=8 m/s,Δv乙=4 m/s-10 m/s=-6 m/s,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甲的速度变化大;加速度a=,则a甲== m/s2=2 m/s2 ,a乙== m/s2=-3 m/s2,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乙的加速度大. 10.瞬时速率 42 92 [解析] 汽车仪表盘显示的“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为瞬时速率;汽车的速度v=100 km/h=27.78 m/s,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vt=27.78×1.5 m=42 m;若完成刹车减速过程所需的距离为50 m,则汽车司机起码应和前车保持的距离为s1=s+s0=42 m+50 m=92 m. 11.0 2πR 0  [解析] 空间站绕地球运动一周过程中,位移为0,路程为2πR;因位移为零,则空间站绕地球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则空间站绕地球运动一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12.(1)B (2)0.45 (3)BC [解析]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要接220 V的交流电,故选B; (2)打C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t=5×0.02 s=0.1 s,v=,解得v=0.45 m/s; (3)第二次实验的图像中,速度没有从原点开始,即舍掉了开头一些密集的打点,且第二次实验图像中,点更靠近速度变化图线,误差更小.故选B、C. 13.0.10 0.25 0.15 [解析] 因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都很短,所以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