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自然的语言 预习反馈 1.查字典,给下列标红的字注音 翩然( ) 簌簌(sù) 物候(hòu) 农谚(yàn) 连翘(qiáo) 悬殊(shū) 纬度(wěi) 风雪载途(zài) 销声匿迹(nì) piān 预习反馈 2.根据词义写词语。 (1)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2)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3)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4)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5)风雪载途:一路上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 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 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对 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作者简介 【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文体知识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整体感知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1-3) 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4-5)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 (6-10) 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11-12) 说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整体感知 1.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来 描写的? 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本段是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生对话--内容理解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①纬度的差异 ②经度的差异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南京桃花盛开时 北京桃花含苞待放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四月间)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济南苹果树四月中或谷雨节开花 烟台苹果树开花要到立夏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山顶和山下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 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 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 提前九天。” 本文第6—10段中,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时,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从空间差异写到时间差异,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即纬度(南北)差异———经度(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因素纬度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3.阅读文章最后一部分,概括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1.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语言赏析 示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作比较。将物候观测使用活生生的生物与气象仪器作比较,说明了物候观测要更复杂、更灵敏。 1.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语言赏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瑰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时按照往年日期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