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4285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2024)一年级上第一单元《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大单元设计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56959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单元,小学,20张,课件,设计,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 cover
(课件网) ———《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突出数的本质发展数感 目录 1 聚焦素养说目标———单元学习目标 2 立足实际说评价———单元评价任务 3 紧扣要素说规划———单元学习计划 课程标准 1.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能认读写10以内的数,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课标 学 段 目 标 核心素养 学习领域 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 2.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 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10以内的加减法。 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模型意识 应用意识 学业要求 内容要求 1.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10以内的数。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2.能描述加法、减法的含义;能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教学提示 1.数的认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借助小方块、小圆片和小棒等的数量。通过数量多少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数的运算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利用对应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义。 课标分析 学什么 学到什么 程度 怎么学 一年级上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二年级下 整数的认识 小数和分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教材分析 青岛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 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突出数学本质, 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教材分析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数与运算 老版 新版 一致性 本质 新版教材在结构上和旧版教材有些许变化,旧版教材由“6和7”“8和9”“10”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含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新版教材则将6-9进行了整合,先进行6-9数的认识教学,再进行6-9的加、减法的教学。 教材分析 1.新教材的编写注重借助真实情境学生经历从“有”到“无”的过程,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2.基于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学习10提供了认知基础,真正落实学有用的数学。 借助实物和小棒初识计数单位感悟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借助计数器, 直观地建立 “数位”的概念 体会位值制 计数单位的 十进制关系 《0的认识》 《10的认识》 注重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在动手实践中建立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强化有序思考和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加强对解决问题步骤和方法的指导。 01 02 03 数感 运算能力 模型意识 应用意识 符号意识 教材分析 认知基础 1.学生已经会数、会读、会写、会比较1-5的数,并掌握了数的分与合; 2.知道了加减法的意义;3.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数10以内数的经验。 前测分析 学情分析 知识目标: 1.理解6-10及0数的意义,知道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 2.理解加法的意义,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并正确说出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 理解目标: 数是对生活中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抽象,可以用计数单位及其个数进行表达。 技能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6-10各数,会用这些数准确表示物体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