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时间:_____ 【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 人地协调观:理解气候特征对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如农业生产与温度带)、居民生活(传统民居与降水关系)的影响,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 综合思维:从气温分布、降水变化等多要素,分析气候特征及成因(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综合影响);对比不同区域气候差异,归纳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等特征。 区域认知:通过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如南北、东西部、夏季、冬季)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差异分析,认识区域气候特点,形成对中国气候空间、时间分布的清晰认知。 地理实践力:借助阅读气候分布图、景观图,分析气温降水数据、完成探究活动(如描绘等温线、比较两地气温)等,提升读图、析图及地理探究实践操作能力。 【重难点】 重点:1.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难点:1.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气候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 活动一:读P31-33,图2.14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2.15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2.16 中国温度带分布及文字,完成下题。 1.气温分布及变化特征 (1)0℃等温线::大致经过 —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2)1月气温分布规律: 。 (3)7月气温分布规律: 。 2.温度带划分 根据各地的气温状况,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从南到北中国可划分为 带、 带、 带、 带、 带五个温度带。此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 活动二:读P33-35,图2.17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与四地各月降水量、图2.18 北京市年降水量变化、图2.19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及部分地区景观及文字,完成下题。 1.降水的分布与变化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 。 (2)时间分布特征: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月,即 季节。此外,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 。 2.干湿地区划分 (1)依据:一个地区年 和 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 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 蒸发量,气候干燥。 (2)干湿地区:可以将中国划分为 、 、 、 四类地区。中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活动三:读P28-30,图2.22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2.23 拉萨、银川、哈尔滨、成都、海口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2.24 影响中国的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2.25 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2.26 巴黎和北京的位置及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及文字,完成下题。 1.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中国地域辽阔,气温和降水状况的空间差异大、季节变化明显。 (2)季风气候显著: ①分布及类型: 地区季风气候类型齐全,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 气候、 气候和 气候。 ②冬季风与夏季风: 季风类型 风向 来源 性质 冬季风 夏季风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以 — 山脉— — 山脉— 山脉为界,中国可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一般情况下,季风区受 季风影响显著,降水 ;非季风区 季风很难到达,降水 。 ④季风的影响: 夏季风的强弱与进退会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雨带推移和雨季长短。通常,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3)气候大陆性强: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较 ,夏季较 ,气温年较差较 ,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具有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尤其是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气候的大陆性更为典型。 活动四:读P38-39文字,完成下题。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气候的主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