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4608

【新教材核心素养】主题学习 增强国家海洋权益意识(教学设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5777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海洋,八年级,地理,星球,教学设计,意识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主题学习《增强国家海洋权益意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人 教材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 素养目标 人地协调观:理解海洋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海洋权益维护的关系,树立科学开发和保护海洋的观念。 综合思维:综合运用地理、法律等知识,分析不同海域海洋权益的差异,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认知:清晰认知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等海洋区域的范围与权益,强化对我国海洋疆域的认识。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践活动,如绘制海洋权益范围示意图、参与知识竞赛等,提升地理实践操作与知识运用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章节的拓展,聚焦海洋权益,从知识层面,介绍海洋权益范围、我国依法享有的海洋权益等;从价值层面,强调增强海洋权益意识对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教材通过图文、实践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学习框架,是培养学生国家主权意识、海洋观念的重要载体,也为后续学习海洋资源开发等内容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疆域、行政区划等有初步认知,但对海洋权益这一相对抽象、专业的内容了解较少。他们好奇心强、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性高,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教学中需结合直观案例、多样活动,激发兴趣,引导深入思考 。 学习目标 1. 运用资料,描述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等海洋区域的范围,说出其差异。 2. 结合相关法律,阐述我国在不同海域享有的海洋权益,理解海洋权益的内涵。 3. 积极参与维护海洋权益的实践活动,增强海洋权益意识。 重难点 重点: 1. 不同海洋区域(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等)的范围与权益差异。 2. 我国在不同海域依法享有的海洋权益及维护意义。 难点: 1. 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海洋权益问题,如从道德与法治视角论证我国海洋权益的合理性。 2. 将海洋权益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有效参与维护海洋权益实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我国如我国海军巡航视频,播放后提问:“同学们,观看视频中的海军巡舰力量,感受到海洋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性,那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在海洋上有哪些权益需要维护吗?” 观看视频,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分享对海洋权益的初步印象。 通过直观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对海洋权益的思考,快速切入主题。 环节二 新课讲授 活动探究 一、国家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 ① 展示“国家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示意”图。 提问:“同学们,观察地图,看看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的范围有什么特点?”并总结在表格中。 ②结合地图,详细讲解内水(如我国渤海等)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等知识。 ③拓展:播放视频《领海基线的确定》,介绍领海基线的确定方式(如正常基线、直线基线)。 ④组织小组讨论:“对比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从范围、权益等角度,说说它们的区别”,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引导。 二、我国依法享有的海洋权益 ①阅读课文内容,说出我国海洋权益的依据。 ②呈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等相关法律条文摘要,提问:“从这些法律中,大家能梳理出我国在不同海域(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大陆架)有哪些海洋权益吗?”③结合教材表1.2,详细解读我国在各海域的权益,如内水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