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5节 透镜和视觉 (第3课时)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科学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眼睛 01 视力缺陷与矫正 02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03 认识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应用凸透镜解释眼球的作用;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相应的矫正措施。 认识眼睛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用眼卫生的习惯。 通过凸透镜成像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的学习,掌握类比的方法。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态度责任: 新课导入 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统计,大脑中约有80%的信息来自眼睛。 那么,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 PART 01 眼睛 01 眼睛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大部分藏在头颅骨的眼眶内,只露出很小一部分,这样有利于保护眼球。此外,眼球前有眼睑,可随时合上,以防止异物进入眼睛,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 01 眼睛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 玻璃体由一种透明的胶物质组成,它充满整个眼球的内部。 光通过透明的角膜进入眼里。 瞳孔在虹膜的中央,根据环境中光的强弱,可随时调节。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 物体的图像投影在视网膜上,这里分布着许多对光很敏感的感光细胞。 视神经把感光细胞所产生的信息传入大脑。 白色巩膜是眼球的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 01 眼睛 在光较暗的环境下仔细观察一名同学的瞳孔,然 后在他(她)眼前约10cm的位置,用小手电筒照向这名 同学的右眼睛(或左眼睛),留心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 这名同学眼睛的瞳孔有什么变化 他(她)的瞳孔变 (填“大”或“小”)了。这样的变化说明: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自动调节可使 (填“较少”或“较多”)的光进入眼睛。虹膜可以通过调节 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量。 小 较少 瞳孔 01 眼睛 2、眼球进光量的调节 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这是虹膜。虹膜中央的小孔叫做瞳孔,光线就是通过瞳孔进入眼睛的。虹膜可以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量。 环境 瞳孔大小变化 眼球进光量变化 图示 较亮 较暗 缩小 减少 扩大 增加 01 眼睛 3、视觉的形成 眼球的折光系统: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 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大 脑 形成视觉 光线 角膜 房水 晶 状 体 玻 璃 体 视 网 膜 视 神 经 传递信息 01 眼睛 4、晶状体形状的调节 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1)看近处的物体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 焦距变小 01 眼睛 (2)看远处的物体 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 焦距变大 【特别提醒】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 01 眼睛 颜色的分辨 在较暗的环境下,人的眼睛很难分辨物体的颜色。原来,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较亮的环境下,视锥细胞起主要作用,能感觉到物体的色彩。视锥细胞有三种,分别对红光、 绿光和蓝光较为敏感。大脑把来自各种视锥 细胞的信息综合后,产生彩色的影像。然而, 在较暗的环境下,视杆细胞起主要作用,主 要感受物体的外形和运动,形成黑白图像。 PART 02 视力缺陷与矫正 02 视力缺陷与矫正 有部分同学的眼睛已经近视,人老了也会患上“老花眼”(远视)。图中是两类人看到的物体,请分析两种视力缺陷各有什么特点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看不清远处;近视眼能看清远处,看不清近处。 甲:患近视的人所看见的影像 乙:患远视的人所看见的影像 02 视力缺陷与矫正 1、近视 (1)形成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