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5232

13.2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674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3.2,熔化,凝固,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13.2熔化与凝固 一、单选题 1.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 2.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3.棉花糖是我们小时候喜欢的一种食品,如图所示。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凝固 B.熔化、升华 C.熔化、凝固 D.升华、液化 4.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 B.该物质BC段是固体 C.该物质BC段温度没变,所以没有吸热 D.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0℃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晶体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6.浇铸车间的工人用钢水浇铸零件,下图能正确反映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7.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 B.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 C.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 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 8.如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不需要吸热 B.试管中的冰熔化过程用时9分钟 C.第6分钟试管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D.第8分钟烧杯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是晶体 B.甲的熔点是50℃ C.2~6min时,甲温度不变,所以没有吸收热量 D.8min时, 甲和乙的熔点相等 二、填空题 11.小南用海波和石蜡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结合实验过程及图像信息可得到海波的熔化规律:   。 12.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如图所示。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的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的更多。 13.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   (选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说明海波是一种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4.一场大雪之后,世界银装素裹、美景如画。同学们在打雪仗时,用力挤压雪球使其变小,这个过程中雪球的密度变   ;但大雪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为此,路政管理工作人员在积雪路面撒盐来   雪的熔点,从而加快积雪熔化。 15.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块里,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地加热。则烧杯中的冰块温度达到熔点0 ℃后,还   (填“能”或“不能”)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所以烧杯中的冰   (填“能”或“不能”)熔化。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