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不一样的物体》 教学设计 单元 《不一样的物体》 课题 《混合物体的分离》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 1.1 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内容要求 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质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铁屑和木屑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了解日常生活中需要混合或分离物体的例子。知道将不同的物体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观察、比较,对混合物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和比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具有简单交流的意识。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混合物体的性质,根据物体的性质不同,找到将混合物体进行分离的方法。 教学 难点 通过讨论并使用不同方法分离不同固体混合物的活动,认识到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固体混合物分离开。 教学 准备 教师:黄豆、绿豆、玉米粉、筛网、面包糠、回形针、磁铁、木屑、花椒、沙子。 学生: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5分钟) 1.情境引入 师:秋去冬来,现在是一年中丰收的季节。前两天,陈老师回老家,发现奶奶正在晒黄豆。看,这就是晒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刚收上来的黄豆。仔细看看,这些黄豆里混杂着一些...请你说。 生:黄豆中混杂石子儿和黄豆壳。 师:对,像这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在一起的物体,我们称它为混合物。这些混合物体有时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时候就要将这些混合物体进行...(分离),如何将这些混合物体合理而有效的进行分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混合物体的分离。(出示课题) 二、探究与实验(25分钟) 师:在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体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需要把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的现象?不着急回答,先自己思考。(停顿2min) 学生思考后发言。 师点评:我们对于一个问题一定要先有自己的思考,不管正确与否,独立思考是前提。 师:接下来带着各自的想法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好,这一组最快举手,请你为代表来说一说。 生:稻谷的稻壳需要分离。淘米时水和米需要分离。菜上的泥土和菜需要分离。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经过小组讨论就可以把你的想法介绍给你的组员,从而给他们带来更多灵感,这就是小组讨论带给你们的收获。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的细节被我们同学忽视了,需要分离的物体有很多,之所以让同学们思考,是为了让同学们关注生活的细节,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种常见的混合物,这些物体的混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所以需要将它们进行分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花生和花生皮的混合,这是面粉和绿豆,这是木屑和铁屑还有米粒和稻壳。仔细观察每一组的混合物体,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不着急,先思考。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们所说的形状不一样、轻重不一样,有的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被磁铁吸引,都属于这些物体的特征和性质。如何利用它们的不同性质和特征把它们分离开呢?带着问题,小组内先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师:挑选自己最有把握的一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其他小组来听一听,是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 我们选择分离沙子和铁屑。可以用吸铁石把铁屑吸出来,这样就可以分离铁屑和吸铁石了。 师:在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玩过磁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