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6726

第二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329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二,编版,社会,制度,国家
    专题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1)荐举功劳制的实施使得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逐渐转向官僚政治,削弱了血缘关系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适应了儒家思想的发展,获得了士阶层的支持。 (3)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统治阶级的力量,使得国家统治日趋合理化。 2.考核制度 (1)从战国到明清,官吏考核重点由“任贤使能”逐步转向加强对官吏的控制,这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一致的。 (2)战国以来,对官员的考核已经初具规模,秦汉以后各代则不断加以完善,逐渐形成有规定期限,有指定的具体内容,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层次分明,各有分工,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的官吏考核制度。 专题二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晚清 (1)选官制度:改革科举制,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2)特点:浓厚的封建性。 (3)原因: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危机加剧;西方宪政思想影响;科举制弊端。 (4)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工业化进程;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2.民国 (1)选官制度:文官考试制度。 (2)特点:浓厚的西方化。 (3)原因: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4)作用:为知识分子参政提供机会,体现政治民主;但未发挥实际效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 (1)选官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2)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增强。 (4)作用:初步形成规模大、门类全、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专题三 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1.相同点 (1)坚持依法管理原则。(2)坚持公平竞争原则。 (3)坚持功绩制原则。(4)注重权益保障。 (5)实行分类管理,职务和级别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台阶。 2.不同点 角度 西方文官制度 中国公务员制度 选用 标准 注重通才或专才,基本把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穿公务员的考试、录用、管理、晋升、奖惩各个环节 性质 划分 实行“两官分———,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和事务官的职业化,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各级各类公务员根据需要可以相互转任 政治 原则 “政治中立”:不受党派干预,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性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服务 对象 服务政府:西方的文官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同政府是雇员同雇主的关系 服务人民: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2023·广东高考3题)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2.(2023·湖南高考4题)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宋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3.(2022·湖北高考5题)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