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67023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3342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单元
,
第四
,
编版
,
社会
,
制度
,
国家
专题一 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三次高潮 1.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交融,形成第一次民族交融的高潮。 2.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3.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交融。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专题二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阶段 1.形成时期: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族政策大多已形成,如怀柔政策、和亲政策、因俗而治政策等。 2.第一次发展:中国古代民族政策从秦汉的开拓政策、怀柔政策、行政管理政策、移民政策、和亲政策,经南北朝敇封政策、左郡左县政策、蛮府政策、经济政策、讨伐政策、迁徙政策、胡汉分化政策、封建化政策,发展到隋唐的怀柔政策、和亲政策、开拓政策、羁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并达到一个高峰。 3.第二次发展:中国古代各项民族政策经过宋辽夏金的过渡,元明代土司制度的发展,以及清代民族政策立法的规范,进一步趋向完善化、制度化、法律化,并在清代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专题三 近代东西方民族主义的不同 不同点 西方民族主义 东方民族主义 产生 背景 由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理念相结合而促成,是资本主义扩张下的主动选择 基于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殖民扩张、民族生存面临危机而被动应对 觉醒 方式 由民族精神唤起公民意识,反对封建割据和专制 与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处于同一过程 政治 诉求 革命时代,西欧民族主义的政治诉求是以民主的代议制代替君主专制,当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后,就开展对外扩张,谋求民族最大利益 建立统一、独立的民族国家,通过自立自强来维护民族的生存 内容 特点 具有扩张性,强调经济利益与民主、自由 多具有自卫倾向,强调集体利益、意志和目标;文化民族主义占据东方美,民族主义的中心,是经济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的基础 专题四 世界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时期 外交政策 (方针) 外交成就 世界局势 新中国成 立初期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美苏“冷战”对峙;局部“热战” 20世纪六 七十年代 改善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改革开放 后 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 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1.(2023·福建高考4题)下表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 丈夫 妻子 蒙古人秃忽赤 汉人刘氏 汉人王庆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 畏兀儿人廉希宪 女真人完颜氏 回回人哈只哈心 汉人荀氏 汉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 A.不同民族的杂居 B.华夏文化的扩散 C.民族隔阂的消解 D.民族习俗的趋同 2.(2023·辽宁高考5题)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3.(2023·山东高考11题)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30张PPT)(2025-09-18)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5张PPT)(2025-09-17)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37张PPT)(2025-09-18)
第12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课件(共35张PPT)--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2025-09-18)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5张PPT)(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