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大洲和大洋-蓝与褐的交响 探秘地球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新课标主题三“地球的表层”之“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选自鲁教版(2024)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从教材的编排看,本节的开篇承接前两章“地球”和“地图”的内容。 本节知识结构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既是世界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又是学生学习世界地理的准备知识,特别是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分布特点,是学生建立全球海陆空间分布架构的基础,因此,这是本节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本节的内容选择、活动设计均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材尤其强调读图、填图和绘图训练,无论是课文还是活动,都从观察地球仪或阅读世界地图开始,逐步展开,要求也不断具体、深入。活动设计了相应的读图步骤和认知步骤,力求使学生能够把海陆分布架构落实到地图上。 使学生从全球尺度上认识现代海陆格局,对地球表层的整体面貌形成宏观认知。对海陆分布及大洲大洋的认知,要求学生通过读图获得,既强化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又促进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把知识活学活用,课标对本节的学习要求是“描述”和“说出”,属于了解水平,难度不大。 二、学情分析 位置和分界面积和轮廓 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经认识地球的面貌,对海陆分布有了初步认知;第一、二章也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在学习中,通过地球卫星照片、半球划分示意图,学生对地球面貌已有所了解,再加上地图阅读和地球仪使用的基础,这些都有助于本单元目标达成。但是学生对海陆分布的人为划分尚不明确,空间观念尚显不足,通过大单元活动设计,如阅读地图和观察地球仪、绘制简图、模拟实验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感,提升学生综合思维。 三、课时目标 1.运用课本图 3.2 和图 3.5,说出地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阅读课本图 3.2 和图 3.5,运用世界海陆分布图,区别海陆的不同形态,指 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并明确大小顺序。 3.运用世界海陆分布图,指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位置特点,明确大洲分 界线。 4.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海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学习活动 【情境导入】教师颁布地球档案局发来的“破解地球海陆密码”的地球侦察员招募令,并发布侦察建档的具体内容。 本节课我们先来完成第一项侦察: 【侦察任务一】自主完成以下侦察任务:海陆分布特点教师给出侦察线索,学生根据课本和地图自主完成侦察,展示结果并形成报告。 1.地表海洋和陆地谁的面积占比多?海陆分布所占比例分别是多少? 2.海陆分布是否均匀?从半球划分来看,有何分布特点? 3.海洋和陆地的连续性如何?认识海陆基本概念 学生侦察报告: 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世界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即使在陆地分布最为集中的陆半球,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 3.海洋是连续的,陆地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陆块,共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 【侦察任务二】合作完成以下侦察任务:读图认识七大洲的分布教师给出以下线索提示:认识大洲的分布,一定要观察地球仪或阅读世界地图,可以结合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如: 1.阅读地图,说一说: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部分? 2.读图,说出哪几个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3.读图,观察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4.纬度最高的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5.观察地图,若一架飞机从图中 A 地出发,沿着北回归线一直向西飞行,最终回到 A 地,依次经过哪几个大洲? 6.哪几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