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7361

1 春 第2课时 课件 --语文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775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课时,课件,语文,五四,七年级,上册
  • cover
(课件网) 春 朱自清 春 朱自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多角度赏析五幅春天美景图; 2.理解文章结构方式,学会谋篇布局方法; 3.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 习 目 标 精读课文 1.作者在文中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你最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 2.从名称、特征、角度(顺序)、写法、修辞等方面对你喜欢的春景图进行分析点评。 精读课文 (一)盼春 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段是宏观地勾勒春天。先写“一切”,画出春的轮廓。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阳。这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精读课文 (二)绘春 [春草茵茵图] 1.“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2.“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主要是为了突出小草的质地和色泽;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精读课文 [春花缤纷图] 作者是怎样描绘春花缤纷图的? (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写花朵多。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花色艳。 (3)“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眼前的春华联想到秋实。 精读课文 [春风和煦图] 1.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感受景物的特征。“春风和煦图”从哪些方面写出春风的特征? ⑴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 ⑵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⑶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4)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精读课文 (5)写蜂闹蝶舞是从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6)“野花遍地是”写野花的多;“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仅写出野花的多,而且描绘出其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精读课文 2.“春风和煦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 (2)“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柔和。 精读课文 [春雨润物图] “春雨润物图”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进行描写?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了春雨的频繁。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写出了春雨的细密。 (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了春雨的轻盈。 (4)“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写出了春雨的润物。 精读课文 [迎春图] 1.文章是怎样描写“迎春图”的?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2.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时间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精读课文 力: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三)赞春 1.末尾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美: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精读课文 2.这三个比喻句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句合为一段,对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结尾三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