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9543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399025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过渡,同步
  • cover
(课件网) 学习任务 任务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任务2: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任务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召开 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参加会议。(具有广泛代表性)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①通过了国名,确定了首都、国旗、纪年、代国歌等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重点讨论 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且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②《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③《共同纲领》的许多内容为我国1954年宪法所沿用,从而为后来的宪法奠定了基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成立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 (3)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4)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标志: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10月1日) ———摘编自薛红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研究维度》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问题 措施 作用 经 济 军 事 封建土地制度 朝鲜内战爆发 稳定物价 国家财政困难 市场混乱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稳定物价 “银元之战” “米棉之战” 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问题 措施 作用 经 济 军 事 朝鲜内战爆发 稳定物价 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土地改革 国家财政困难 市场混乱 封建土地制度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2、土地改革 (1)过程: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作用: ①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②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