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测评 1.A [解析] 图甲中转动手柄使磁铁转动起来,由于电磁感应,里面铝框也会跟着一起转动,假设铝框与磁铁转得一样快,则穿过铝框的磁通量不变,铝框不受磁场力,铝框将会在阻力作用下慢下来,所以稳定后铝框一定比磁铁转动慢,故A正确;图乙中一圆柱形强磁体从有裂缝的铝管中由静止释放,虽然铝管不闭合,不能产生沿横截面方向的感应电流,但是铝管中块状部分会产生涡流,涡流的磁场将对下落的强磁体产生阻力作用,强磁体不会做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图丙为磁流体发电机,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带正电的粒子向下偏转,带负电的粒子向上偏转,所以A极板相当于电源的负极,B极板相当于电源的正极,故C错误;图丁为显像管原理示意图,电子束向A点偏转,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偏转线圈此时产生的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故D错误. 2.D [解析] 根据题述,AB与CD之间部分区域浸没在海水中并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海水中该部分为导体,与导体板和电源构成回路,海水通电后受到安培力作用,磁场对海水有向后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海水对磁场(实质是海水对超导电磁船)有向前的反作用力,该力是使船前进的力,选项A错误;根据左手定则,要使船前进,海水中的电流方向应从AB板指向CD板,选项B错误;同时改变磁场的方向和电源正负极,推进力方向将与原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若接入电路的海水电阻为R,其两端的电压为U,则船在海水中前进时,由于可视为导体的海水切割磁感线要产生与电流方向相反的感应电动势,所以AB与CD间海水中的电流小于,选项D正确. 3.D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在t=0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所以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A错误;Φ-t图像的斜率为,即表示磁通量的变化率,在0.5~1.5 s之间,“斜率方向”不变,感应电动势方向不变,则电流方向不变,B错误;在t=1.5 s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线圈位于中性面,感应电动势为0,故C错误;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NBSω=NΦmω=100×0.04× V=4π V,有效值E==2π V,根据焦耳定律可得一个周期产生的热为Q=T=×2 J=8π2 J,故D正确. 4.C [解析]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若上线圈输入正弦交变电流,则下线圈也输出正弦交变电流,A错误;若上线圈输入恒定电流,穿过下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但不为零,B错误;输入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1=100 V,则若不考虑漏磁,则副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U2=U1=×100 V=25 V,考虑到漏磁影响,则副线圈两端电压小于25 V,即电压表读数小于25 V,C正确,D错误. 5.A [解析] 在铝管中运动时,强磁体受到两个阻力的作用,一个是铝管涡流的阻碍作用,另一个是漆包线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阻碍作用,铝管的阻碍作用更强一些,所以强磁体在铝管中运动的速度要比在玻璃管中相应位置运动的速度小,所以铝管的漆包线中出现的电流峰值要小,且强磁体在铝管中运动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更长,A正确,D错误;强磁体在铝管中下落,测得的电流峰值相同,即强磁体经过每匝线圈时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相同,可知在漆包线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时间段内强磁体做匀速运动,B错误;在玻璃管内受到的阻力是漆包线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电磁阻力,由图丙中电流的变化可知该电磁阻力是变化的,C错误. 6.B [解析] 由图像可知,1×10-8~2×10-8 s内,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是充电过程,电路中的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故A错误;由T=2π可得,电容C== F=4×10-12 F,故B正确;t=2×10-8 s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最大,是充电刚结束的时刻,电流为零,磁通量为零,故C错误;t=3×10-8 s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零,是放电刚结束的时刻,故电流最大,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D错误. 7.C [解析] 升压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小于副线圈匝数,原、副线圈匝数的比值m<1,降压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大于副线圈匝数,原、副线圈匝数的比值n>1,选项A、B错误;根据变压器的规律,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