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9910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章末素养测评(课件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4036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章末素养测评(一) 1.B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于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厨房内弥漫着香油的香味,这种现象主要是扩散现象,故 A错误,B正确;液态香油较难被压缩,是因为香油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故D错误. 2.C [解析] 拉长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内部相邻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 A错误;水在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相邻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 B错误;空中的小雨滴一般呈球形,主要是因为表面张力使小雨滴的表面积达到最小,体积一定时,球的表面积最小,故C正确;压缩气体费力不是分子间斥力造成的,而是压强造成的,故 D错误. 3.D [解析] 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初末位置间的线段不能表示运动轨迹,故A错误;线段不能表示运动轨迹,是每隔5 s的位置连线,则t=12.5 s时刻微粒不一定在bc线上,故 B错误;线段Oa的长度是微粒前五秒内的位移大小,故 C错误;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其初末位置间的有向线段长度表示位移大小,不能表示运动轨迹,故D正确. 4.C [解析] 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A错误;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无法用肉眼观察到, B错误;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C正确;若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不能表示为NA=, D错误. 5.A [解析] 若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分子势能不变,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故气体的内能增大,A正确, B错误;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体积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气体的内能增大,C、 D错误. 6.D [解析] 由于图像横坐标表示速率区间,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可知各速率区间对应百分比之和为1,但图中两条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无法计算,故A错误;根据图像可知,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都呈“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故 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温度升高时,分子速率较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增大,则与0 ℃时相比,100 ℃时速率出现在100~300 m/s区间内的分子比例较少,出现在600~800 m/s区间内的分子比例较多,故 C错误,D正确. 7.D [解析] 完全拉出水面时,拉力等于重力,拉力不再发生变化,可知钢板重力G=35.5 N,钢板在水面以下时的浮力F浮=G-F拉=35.5 N-33.5 N=2 N,故A错误;由图知,在吊起钢板的过程中,钢板所受的拉力不始终大于钢板的重力,故B错误;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图乙中拉力F最大能到38.5 N的原因是水分子与钢板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D正确. 8.A [解析] 1 mol铂原子的体积V=≈9×10-6 m3,每个铂原子的体积V1=≈1.5×10-29 m3,V1=π,解得铂原子的直径D≈3×10-10 m,故选A. 9.AD [解析]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煤油中的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说明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久置,酒精会挥发,溶液中油酸浓度变大,若仍用较小浓度运算,计算得到的纯油酸体积偏小,根据d=可知,分子直径的测量值偏小,故B错误;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一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为,又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气体的分子体积小于,故C错误;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且大小随分子间距先增大后减小,引力随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