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1 温度和温标 [教材链接] (1)大量分子 (2)相互作用 (3)体积 压强 (4)系统各部分的状态参量稳定 例1 BD [解析] 由于描述系统的各种性质需要不同的物理量,只要其中某个量变化,系统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不一定各个状态参量都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系统处于平衡态或非平衡态,只是状态参量有无变化,选项C错误;当系统不受外界影响时,系统总要趋于平衡,其内部各部分状态参量趋于稳定,选项B正确;两个物体间发生传热时,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内部仍存在温差,故系统处于非平衡态,选项D正确. [科学探究] 相同 热平衡 [教材链接] (1)传热 状态参量 (2)热平衡 (3)热学性质 例2 D [解析] 平衡态是针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故A错误;一个系统的温度、压强、体积都不变化,系统才处于平衡态,仅仅根据温度不变不能得出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的结论,故B错误;如果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则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但是内能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正确. 变式1 BC [解析] 温度是针对一个系统大量分子而言的,A错误;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其温度不一定变化,如零度的水变成零度的冰,故B正确;由热平衡定律可知,若物体与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B处于热平衡,则A的温度便等于B的温度,这就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C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这是统计规律,对于单个分子是不成立的,即当温度升高时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D错误. [科学探究] 越低 [物理观念] 热膨胀 电阻率 压强 温差 弯曲程度 [教材链接] (1)0 ℃ 100 ℃ (2)①开 K ②T=t+273.15 K 例3 D [解析] 温标是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所以温度与温标是不同的概念,用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选项A错误.摄氏温度可以取负值,但是热力学温度不能取负值,因为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低温的极限,选项B错误.摄氏温度的每1 ℃与热力学温度的每1 K的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摄氏温度升高3 ℃,也就是热力学温度升高了3 K,故选项C错误. 变式2 ABC [解析] 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273.15 ℃,A正确;由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15 K+t可知,-136 ℃相当于137.15 K,0 ℃相当于273.15 K,1 ℃相当于274.15 K,B、C正确,D错误. 随堂巩固 1.B [解析] 由于描述系统的各种性质需要不同的物理量,只要其中某个量变化,系统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不一定各个状态参量都发生变化,A错误;当系统不受外界影响时,系统总要趋于平衡,其内部各部分状态参量趋于稳定,B正确;系统处于平衡态或非平衡态,只是状态参量有无变化,状态参量无论是否变化都一直存在,C错误;处于平衡态的热力学系统,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D错误. 2.BC [解析] 由于两个系统原来处于热平衡,故温度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后,两个系统的温度仍相同,仍处于热平衡,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于温度发生了变化,故两个系统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3.B [解析]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为T1=273.15+t1=(273.15+36) K=309.15 K、T2=273.15+t2=(273.15+27) K=300.15 K,最大温差为ΔT=T1-T2=309.15 K-300.15 K=9 K,故选B.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1 温度和温标 学习任务一 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状态参量与平衡态”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热力学系统:由 组成的系统叫作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2)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 的其他物体统称为外界. (3)状态参量:为确定系统的状态所需要的一些量,如: 、 、温度等. (4)平衡态:无外界影响, 的状态. 说明:平衡态是状态量,不是过程量,处于平衡态的系统,状态参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 例1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状态参量是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