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0091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素养测评(课件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4992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章末素养测评(四) 1.C [解析] 黑体辐射实验是证明光的粒子性的基本实验,它不能用光的波动性解释,在解释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光的粒子性, A错误;相同动能的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由于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由p=,可知电子的动量小于质子的动量,再由λ=,可知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比电子的短, B错误;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子说的正确性,C正确;动量为p的电子,其德布罗意波长为λ=, D错误. 2.B [解析]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错误;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B正确;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无关,故C错误;无论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物体,都具有相对应的物质波,故D错误. 3.B [解析] 原子的内部是很空旷的,原子核非常小,所以绝大多数α粒子的运动轨迹没有发生偏转,则在位置③接收到的α粒子最多,所以 A错误;在位置①接收到α粒子说明正电荷不可能均匀分布在原子内,所以B正确;位置②接收到的α粒子一定比位置①接收到的α粒子所受金原子核斥力的冲量更小,因为在位置①α粒子动量的变化量更大,所以所受金原子核斥力的冲量更大,所以C错误;若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则α粒子与原子正面撞击,粒子最后反弹,则①②③三个位置接收到α粒子的比例应相差较多,所以 D错误. 4.A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时,有Ek=hν-W0,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时,有2.5Ek=2hν-W0,两式联立可得W0=hν,故选A. 5.B [解析] 原子能量越低越稳定,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是稳定的,故A错误;一个氢原子处于第三激发态时,最多可能辐射出4跃迁到3,3跃迁到2,2跃迁到1共3条光谱线,故B正确;一群氢原子处于第三激发态时,最多可能辐射出4跃迁到3,3跃迁到2,2跃迁到1,4跃迁到2,4跃迁到1,3跃迁到1共6条光谱线,故C错误;用10 eV的光子照射基态的氢原子,没有达到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能量,所以不能使原子向高能级跃迁,故D错误. 6.C [解析] 由题知,与4G相比,5G“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已知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λ=,由此可知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则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波长更短, A错误;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由选项A可知λ5G<λ4G,则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衍射更不明显, B错误;已知能量子ε=hν,由题知,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能量子更大,C正确;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等,为c=3×108 m/s, D错误. 7.B [解析] 加正向电压时,将滑片P向右滑动,由题图可知,光电管两端的电压增大,达到饱和电流前产生的光电流会增大,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会增大,但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hν-W0,即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两端电压无关,所以 A错误;题中图像反应的是光电流随所加电压的变化图像,图像与横轴的交点表示的是遏止电压,又Ek=eU,Ek=hν-W0,ν1<ν2,所以U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