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素养测评(四) 1.B [解析] 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垂直支架方向有N=Gcos θ+F吸,则手机受到纳米材料的支持力与纳米材料对手机的吸附力不是相互作用力,A、C错误;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手机对纳米材料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B正确;手机的重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手机支架的力和沿斜面向下的力,但不是对手机支架的压力和使手机具有沿斜面向下运动趋势的力,D错误. 2.D [解析] 开始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放上B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发生变化,所以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故A正确;放上B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发生变化,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2ma,解得a=,以A为研究对象,可知B对A的压力为F=ma=mg,故B、C正确,D错误. 3.C [解析] 对小车和木块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ma=,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1=ma,B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C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2=Ma,D错误. 4.C [解析] 静止时指针位于直尺40 cm刻度处,则有mg=kΔx0,其中Δx0=40 cm-30 cm=10 cm;35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此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形变量为Δx1=35 cm-30 cm=5 c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Δx1=ma1,解得对应加速度大小为a1=0.5g,即35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5g,A错误;45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此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形变量为Δx2=45 cm-30 cm=15 c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Δx2-mg=ma2,解得对应加速度大小为a2=0.5g,即45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5g,B错误;55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此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形变量为Δx3=55 cm-30 cm=25 c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Δx3-mg=ma3,解得对应加速度大小为a3=1.5g,即55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1.5g,C正确;65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此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形变量为Δx4=65 cm-30 cm=35 c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Δx4-mg=ma4,解得对应加速度大小为a4=2.5g,即65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2.5g,D错误. 5.AD [解析] 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由图可知,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正确,B错误;上升和下降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上,mg-f=ma下,解得=,C错误,D正确. 6.BD [解析] 物体在传送带上先加速运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之后,摩擦力反向,沿着传送带向上,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第一个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37°+μmgcos 37°=ma1,解得a1=10 m/s2,则达到与传送带共速过程中,物体的对地位移为s==20 m<64 m,说明物体仍然在传送带上,接着摩擦力反向,沿着传送带向上,由于mgsin 37°>μmgcos 37°,则物体所受合力沿着传送带向下,物体继续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37°-μmgcos 37°=ma2,解得a2=2 m/s2,所以物体先以较大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再以较小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 7.BD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变形得a=F-μg,则a-F图像的斜率k=,由图像可看出,乙、丙的斜率相等,小于甲的斜率,则mA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