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71412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567057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古诗词
,
2025-2026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课件网
) 书 愤 陆游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素养目标 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字面意思及深层含义。 壹 学习知人论世诗歌欣赏方法及列锦的手法;深入探究“愤”的内涵和根源。 贰 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叁 学习作者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理解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 肆 新课导入 南宋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朝代,由于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金兵掳去,宋高宗赵构得以登上帝位。尽管当时宋朝的大好河山被金兵占领,但从赵构的心理上来说,他并不想收复失地,因为一旦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他将无地可处。正鉴于此,南宋历史上有很多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形象,比如岳飞、辛弃疾、陆游等。他们心里压着太多的愤慨,今天,我们就通过陆游的《书愤》来一同感受一下前人的情感。 文学常识 壹 PART 1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于国势危机的时代,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打击,但他坚持自己的恢复中原的志向,至死不忘复国大业。陆游的诗今存9300多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他诗作鲜明的特色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 作者介绍 短暂的军旅生活 48岁这一年,陆游终于来到南郑抗金前线,这是陆游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一段时期,这是他期待了一辈子梦想落地的地方,他终于来到边关,匹马戍梁州。在南郑不久,王炎被撤回,陆游也被撤回四川,细雨骑驴入剑门,战马出征的梦想就此破灭。 陆游在川、陕生活的9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诗歌创作收获最多的时期。这就是陆游把自己的全部诗歌编为《剑南诗稿》、把自己的文章编为《渭南文集》的原因。 写作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赋闲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南宋 贰 PART 2 整体感知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题目解读 书 愤 “书”∶动词,写,抒发。 “愤”∶愤懑、悲愤。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朗读诗歌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sài shuāi bìn zǎi nǎ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愤 奠定了高亢、愤慨的感情基调 整体感知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所“书”何事? 叁 PART 3 作品鉴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品鉴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早岁〕早年。 〔那〕同“哪”。 〔中原北望〕指北望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 世事,指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艰,难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对爱国志士排挤、打压。 当年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经典理论与哲学(pdf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外国戏剧与诗歌(pdf版)(2025-09-30)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pdf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革命文化与文学(pdf版)(2025-09-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