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72010
5.1《文明有礼》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34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文明有礼
,
格式
,
教学设计
,
-2025-2026
,
学年
,
八年级
八上第五课第一框《文明有礼》教学设计 课题 5.1 文明有礼 教学内容分析 《文明有礼》为2024年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框,聚焦“文明有礼”核心议题,通过“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引导学生理解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且事关个人素质、社会风尚与国家形象。教材以“生活观察— 案例分析—理论总结”为主线,结合“程门立雪”“六尺巷”等文学典故,岳晓珂事迹、青岛行车纠纷等新闻案例,以及小区电梯、超市收银台等生活场景,帮助学生认识文明有礼的地位、重要性及实践要求,培养“学礼、明礼、守礼”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在生活中接触过文明有礼的行为或场景,但对“文明有礼”的深层价值及系统性意义理解较为零散,缺乏对其从个人到国家层面影响的整体认知。其认知特点表现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文学典故、生活案例等具象内容接受度较高,需通过真实情境关联抽象的礼仪规范;具有较强的模仿与实践意愿,但在不同场景如校园、公共场合中践行文明有礼的主动性和规范性不足。教学中需借助案例对比,如“六尺巷”与青岛行车纠纷、情境模拟如超市收银台互动等方式,将文明有礼的要求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行为指引。 学习目标确定 健全人格:理解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知晓文明有礼能体现思想道德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助力形成真诚待人、赢得尊重的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认识到文明有礼对塑造国家形象的意义,树立在国际交往相关场景及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有礼、维护国家形象的责任意识。 道德修养:明确文明有礼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提升在人际交往中以礼相待、化解矛盾的道德修养。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文明有礼的地位及重要性,知晓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明确其对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具体作用。 难点:从文学典故以及具体案例中,抽象概括出文明有礼在不同场景下的做法和道理,并认识到文明有礼需从小事、细节践行,且需长期坚持。 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双线结构,聚焦文明有礼核心要素展开学习评价。总议题评价:通过“我的文明有礼践行日志———从‘知礼’到‘守礼’的转变”任务,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校园、家庭、公共场合中的文明行为及反思,评价其对“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国家形象”文明有礼价值路径的认知理解,落实健全人格素养。分议题评价:①在“六尺巷与青岛行车纠纷”对比辨析中,观察学生能否提炼“文明有礼对社会关系的影响”,通过课堂发言量化其归纳分析能力,对应道德修养素养;②在“校园文明行动清单设计”任务中,要求学生结合生活观察设计具体可行的文明行为方案,说明设计思路,以此渗透责任意识素养。终结性评价通过“文明有礼思维导图”绘制,检测学生对文明有礼地位、重要性及实践要求的系统建构,综合评估知识内化与价值认同程度,实现“认知—能力—价值”三维评价闭环,助力学生将文明有礼认知转化为日常践行的自觉行动。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PPT展示时政新闻《大唐盛礼迎宾 中外嘉宾感受西安厚重文化》。 播放视频《配套视频1 《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 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视频感受了《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的恢弘,也了解到这场融合盛唐礼仪的演出,如今仍在以国宾级规格迎接中外嘉宾。从盛唐古礼到今天的迎宾仪式,礼仪始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千年前的盛唐礼仪能成为今天迎接国际嘉宾的‘文化名片’?礼仪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就从《文明有礼》这个主题,一起探寻答案。”学生活动1 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活动意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上道法7.2共建美好集体 课件+教案(2025-09-18)
七上道法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教案(2025-09-18)
七上道法5.1走近老师 课件+教案(2025-09-18)
七上道法6.2交友的智慧 课件+教案(2025-09-18)
七上道法4.2让家更美好 课件+教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