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探索太空 筑梦航天 探索太空 认识太空 我们所认识的太空: 认识太空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层(10~40千米)、中间层(40~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37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37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某些高空火箭可进入中间层。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在热成层内,其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在1.6万千米高度空气继续存在,甚至在10万千米高度仍有空气粒子。从严格的科学观点来说,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融合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指出,当前还不可能提出确切和持久的科学标准来划分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界限。近些年来,趋向于以人造卫星离开地面的最低高度(100~110)千米为外层空间的最低极限界限。 中国想要对太空进行的梦想其实早就有,浪漫的诗人们将一个个航天梦写在竹简上: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天何所沓(ta)?十二焉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600多年前,一个叫万户的人,利用爆炸的原理尝试飞天,虽然失败了,但就此拉开了中国人对太空孜孜不倦的探索,我们将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 从六百年前的“航天第一人”万户到现在的“嫦娥”“玉兔”,经历的是几代航天人不断的探索,实践,古人将航天写在诗中,竹简上,我们将航天写在星球中,太空上,那在茫茫宇宙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是最浪漫的诗。 航天篇章 太空中的地球 海洋 陆地 月球 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 将中国航天日设立在这一天,主要是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的4月24日发射成功。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以及造福人类的序幕。因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一日子的伟大意义,将“中国航天日”设立在了每年的这一天。在2016年3月8日的时候,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的首个中国航天日经由国务院批复同意,设定在每年的4月24日。在2019年4月24日,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主要以“逐梦航天,合作共赢”为主题。 中国航天史的三个里程碑 发射试验 开始发射 中 国 航天事业的 三个里程碑 载人航天飞行: 第二个里程碑: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进入太空。 月球探测工程: 第三个里程碑: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活动。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第一个里程碑: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航天事业的 三个里程碑分是: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航天飞行、 月球探测工程。 第一个里程碑: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二个里程碑: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进入太空。 中国航天史的三个里程碑 中国航天事业的 三个里程碑分是: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航天飞行、 月球探测工程。 第三个里程碑: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活动。 中国航天史的三个里程碑 中国航天事业的 三个里程碑分是: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航天飞行、 月球探测工程。 航天发展 中国航天发展史 航天重器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