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3713

【新教材】湘艺版(2024)二年级上册第三课 -《剪窗花》-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10-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9次 大小:809402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剪窗花,上册,第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湖南文化-出卷网-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歌舞表演》第1课时《剪窗花》 【教材分析】 《剪窗花》是湖南文化-出卷网-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歌舞表演》第1课时唱歌课。《剪窗花》是一首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歌曲 ,以中国传统的剪窗花民俗活动为主题。剪窗花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人们通过剪窗花来装点环境,营造喜庆氛围,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歌曲以此为背景,将民俗与音乐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它的曲调可能源自某一地区的民间音乐元素,经过改编创作,使其更适合儿童演唱,既保留了民间音乐的韵味,又充满童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音乐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 。他们能准确分辨欢快与舒缓的音乐情绪,跟随简单节奏拍手、跺脚,但对复杂节奏型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在演唱方面,能自然发声、完整演唱简短儿歌,不过气息控制较弱,音准稳定性有待提高。识谱能力处于萌芽阶段,仅能认识简单音符。课堂上乐于参与律动、表演等互动活动,但注意力易分散,持续专注时长较短。教学中需借助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资源、游戏化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音乐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哼唱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以及其中蕴含的浓郁民族风格,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欢乐、祥和的节日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水平,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用自然、流畅、欢快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剪窗花》,并能通过恰当的表情、动作等方式表现出歌曲的意境,提高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增强舞台表演的自信心。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尝试创编与剪窗花相关的舞蹈动作、新歌词或节奏型,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兴趣,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四)文化理解 了解剪窗花这一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在春节等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意义,明白其承载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感受民间艺术与音乐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培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歌曲《剪窗花》的演唱,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旋律,清晰、准确地唱出歌词。 2.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富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传达出歌曲中的喜悦氛围。 (二)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剪窗花的文化内涵,并将这种理解通过声音、表情和动作等在演唱中充分展现出来,使演唱更具感染力和文化底蕴。 2.引导学生进行歌词或节奏的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创新思维的开发和运用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克服创作障碍。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春节期间人们贴窗花、热热闹闹过年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各种精美的窗花图案以及人们欢乐的场景。提问学生:“同学们,在视频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过年的时候家里有没有这样的装饰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窗花的印象和过年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剪窗花。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纸和剪刀,现场为学生展示剪窗花的过程,剪出简单的图案如蝴蝶、花朵等。在剪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剪窗花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如如何折叠纸张、如何下剪等,激发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