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4011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 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2031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广西,开学,答案,试卷,物理,考试
  • cover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 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是导体 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2.如图所示,一肥皂泡在人手悬握之下随手缓缓移动,肥皂泡底下无其他物体。造成这一奇特现象的原因为(  ) A.肥皂泡分子与手的分子间有作用力 B.空气中有风,肥皂泡被吹动 C.肥皂泡所受空气浮力大于受到的重力 D.肥皂泡带电,手对它有静电力作用 3.冬天脱毛衣会有“噼啪”声的现象是一种很常见的静电现象,它是由物体之间的摩擦或接触而产生的电荷所导致的。假设A和B是两个不带电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A带正电荷,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摩擦的过程中正电荷从B转移到A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A转移到B C.B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 D.A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电子 4.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B.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5.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库仑测得的 B.第谷根据开普勒的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 C.爱因斯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什通过实验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二、多选题( 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6.橡胶板置于绝缘水平桌面上,某同学戴着绝缘手套先用毛皮摩擦橡胶板,使橡胶板带负电,然后手握绝缘手柄将铝板靠近橡胶板,铝板的下表面与橡胶板上凸起的接地铁钉接触(接地铁钉与橡胶板不接触),并在其上表面撒上细纸屑,迅速上抬铝板至某一位置后,可以看到细纸屑从铝板上飞溅出来,这就是“静电飞花”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板未与橡胶板接触所以始终不带电 B.铝板与铁钉接触时,电子从铝板通过铁钉流向大地 C.铝板与铁钉接触时,铝板下表面带正电荷 D.纸屑是因为带负电相互排斥而不断飞散 7.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并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都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C移近导体A时,将A左端用导线接地,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后,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把C移近导体A后,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后,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把C移近导体A后,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后,A、B上的金属箔片均张开,且A、B(含金属箔片)带等量异种电荷 8.物理学是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为一体的学科。下列有关物理学史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图甲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用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B.图乙伽利略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C.图丙海王星的发现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D.图丁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