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5181

综合探究一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学案课件(共42张PPT)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日期:2025-11-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3434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综合,学案,思想政治,高中,PPT,42张
  • cover
(课件网) 综合探究一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思想政治 内容索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议题探究 学业质量要求 1.认识和比较各种社会形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2.了解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明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 3.梳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课前篇 自主预习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地位: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作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名师点拨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名师点拨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名师点拨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4.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名师点拨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思维拓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