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2.5 生物的多样性(第2课时) 科学观念: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体现;举例说明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科学思维:从根本原因上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探究实践:通过分析、阅读等方法,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树立爱护生物、生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1.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的( ) A.全部动物和植物 B.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总称 C.全部的生物 D.整个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B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解答】解: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故选:B。 2.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太湖里的各种植物 B.太湖里的所有鱼 C.太湖 D.太湖里所有的生物 【答案】C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组成。 【解答】解:A、太湖里的各种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太湖里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少数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太湖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 D、太湖里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 表达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分析解答。 【解答】解: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说明生物种类很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选:C。 4.下列说法中,能够被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一片麦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 C.一片树林中的树木、小草及空气 D.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 【答案】D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只有生物因素,没有非生物因素,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B、一片麦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只包括了环境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