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7892

东北三省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考单元检测示范卷 历史(选择性必修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4380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选择性,第二,治理,社会,制度
    东北三省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考单元检测示范卷 历史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本卷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在实行初期,规定还是比较严格的。但由于该选官制度基本上是推荐、保送制,荐举者权力极大,所以 其魔败也就势所难免。"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A. 军功最制 B.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2.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初,中正评定人物品第之后,方“考之薄世,然后授任”。至“晋宋以后,虽有英才勤劳于 国,而非华族之有名誉者,谓之寒人,不得与荐绅之选”,出现“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的现象。这一变化 A. 加强了封建君主的专制权力 B. 适应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C. 缘于门阀土族对特权的垄断 D. 导致了世卿世禄制度的出现 3.下表所示为学者对唐朝吏部尚书出身的统计情况(单位:人)。这反映出 郭姓(士族) 宝室 外成 非地方那姓 不可考 前期 24 0 3 10 2 中期 21 3 0 2 1 后期 55 2 0 2 0 总计 98 5 3 14 3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B.世家大族仍具有较大影响力 C. 三省六部制度日益成熟 D.科举制已成为主要选官途径 4.宋真宗时规定,文臣(京朝)任满三年、武臣任满四年(后改为五年)为一任期。在任期内每年由上级长 官考核其功过优劣,再由吏部有关机构复查,按考核以定升转本官阶一次。宋朝的这一规定 A. 规范了官员管理制度 B. 规避了官员政治腐败问题 C. 提升了官员工作效率 D. 确保了官员选拔的平等性 ( A. 监察权与行政权相互分离 B. 监察效能的发挥受制于皇权 )5. 秦朝,御史大夫的地位就是副丞相,位至三公。唐朝时,“凡丞相有阙,则御史大夫以次序迁”。宋朝监 察御史自“宰相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纠正”。明朝的御史巡按地方时,各 省的“布政以下,皆以作揖为名,曰候于御史之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C. 重视树立监察官员的权威 D. 监察官员的考核逐渐制度化 6.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专门负责巡察该区境内的吏政。东汉灵 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为州牧,直接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民政等大权,位于郡守之上。这一 转 变 A. 有效地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 B.为汉末地方割据埋下了隐患 C. 加强了司法监督进而削弱了相权 D. 表明中央监察权力逐渐下移 7.19世纪70年代.许多美国联邦政府官员充分利用手中权力,搜取经济利益。如纽约海关的贪污腐败闻名 全美,入职违约海关也成为求职者的理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政治因素是 A. 文官“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 B. 联邦制权力结构的改变 C. 资产阶级政党分肥制的影响 D. 三权分立体制存在弊端 8.英、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相继通过法律确立了文官制度。这些法律规定职业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或工 会;不得惹任议员;不得公开发表政见,对政府任意批评;政府不能轻易地解除文官的职务,文官一直服 务到退休为止。这些规定 A. 保证了政治和管理的结合 B. 利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C. 表明西方政党间斗争激烈 D. 规范了国家政务官的选用与管理 9.1968年,英国政府批准了《富尔顿报告》,其内容强调重视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增加这类人员在文 官结构中的比重。撤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 通某个专业领域。英国注重文官“专业性”考核的主要原因是 A. 职业官僚体系发展的需要 B. 文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C. 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D.政府工作持续性稳定性差 【单元检测示范卷 ·历史 第1页(共4页)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在西方各行政部门中,作为外部调任的行政首长(政务官)往往没有多大实权,各部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