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8189

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课件 (共24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52195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我们,都是,会的,一员,课件,24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 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政治认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认同“社会进步需要人人参与”的价值观,增强对集体主义和国家发展的认同感。 2.健全人格:通过角色定位与互动实践,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理性处理人际关系的健康心态。 3.责任意识:明确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强化主动参与社会事务、服务集体的担当精神。 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新课引入 六度空间理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思考:“六度空间理论“说明了什么? 点拨:说明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讲授新课 自学导航-问题指引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讲授新课 探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纸上以自己为中心,画出家庭、学校、社区等关系线,标注对应的身份(如“子女”“同学” “志愿者”)。 讲授新课 小明一天的生活,包括早上和父母一起吃早餐、在学校上课学习、课后参加足球社团活动、晚上在社区图书馆看书等。 思考并回答问题:在小明的一天中,他与哪些人产生了联系?这些联系如何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探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知识归纳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线,那么,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一张 “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 “大网” 上的一个 “结点”。 1.人是社会的人 探究与分享 场景 我是……(身份) 在家里 在村里(小区) 在学校 在社会 在国家 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村民、业主、邻居 学生、同学、舍友、同桌、班干部、广播员…… 乘客、游客、消费者、志愿者…… 公民、建设者…… 点拨: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知识归纳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讲授新课 社会关系的分类———案例分析 小明的爷爷有一枚祖传的玉佩,代代相传给长子。今年春节家族聚会时,爷爷郑重将玉佩传给小明的父亲,并讲述家族历史,强调“家和万事兴”的家训。家族成员共同约定:无论未来如何,每年春节必须团聚,传承家风。 案例1:家族祖孙三代的“传家宝” 分析:这一场景体现了哪一社会关系? 讨论:若家族成员因矛盾拒绝团聚,可能对这一社会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社会关系的分类———案例分析 某老旧小区居民自发将楼顶空地改造成“共享菜园”,邻居们共同种植蔬菜。李阿姨腿脚不便,王叔叔主动帮她照料菜地;暑假期间,中学生小林组织邻居孩子学习种植知识,并制定《菜园公约》,规定“轮流浇水、收成共享”。 案例2:“共享菜园”的社区互助 分析:这一场景体现了哪一社会关系? 思考:若有人违反《菜园公约》私自独占收成,该如何处理?(渗透法治观念) 讲授新课 社会关系的分类———案例分析 某市举办中学生环保创新大赛,来自不同学校的小张(设计)、小王(技术)、小李(演讲)组成团队。他们通过线上会议分工,小张绘制环保产品草图,小王编程开发垃圾分类APP,小李撰写演讲稿并联系企业赞助。最终团队获得冠军,并与环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承诺将作品投入社区试用。 案例3:跨校学生团队的“环保创新赛” 分析:这一场景体现了哪一社会关系? 讨论:现代社会为什么更需要业缘关系中的分工合作? 讲授新课 知识归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