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0151

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09-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66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物,单元,第一,上册,七年级,2024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调查生物种类的活动中,要仔细观察,不需要(  ) A.如实记录 B.设计一个调查表 C.破坏环境 D.制定调查路线 2.(2分)调查云龙山野鸟的种类资源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明确调查的目的 B.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C.确定调查对象和内容 D.在50平方米范围内30分钟完成调查 3.(2分)如下表为小方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种类”活动中记录并分类的生物名称,小方进行分类的依据为(  ) 分类依据 类群1 类群2 类群3 杨树、冬青、茶花 蟋蟀、麻雀、鸣蝉 蘑菇 A.形态结构特点 B.生活环境 C.作用或用途 D.是否由细胞构成 4.(2分)同学们在完成校园植物的调查活动中做了下列工作,其正确顺序应为(  ) 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完成调查并记录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路线 ④设计调查记录表 ⑤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⑥分析和统计调查结果 A.③⑤④②⑥① B.⑤③④⑥②① C.④③⑤②⑥① D.⑤③④②⑥① 5.(2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B.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C.调查过程中要将自己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下来,不认识的可以不用记录 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的方式进行统计 6.(2分)为了解各年龄段人群对“三孩政策”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 D.观察法 7.(2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若要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对于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形态结构、水生、陆生等) B.首先制订调查方案,记录要客观真实 C.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D.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植物进行观察 8.(2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  )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订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A.③①②④⑤⑥ B.③②④①⑥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9.(2分)“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10.(2分)下列成语或谚语与对应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汗流浃背———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龙生龙,凤生凤———生物的变异现象 11.(2分)下列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柳树 B.煮熟的种子 C.智能机器人 D.电脑病毒 12.(2分)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形象地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的场景,这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3.(2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我们要按时进食,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和繁殖 C.生活需要营养 D.有遗传的特性 14.(2分)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洗衣机 B.电视机 C.吊兰 D.机器人玩具 15.(2分)关于生物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6.(2分)世间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