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0455

第6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含解析)

日期:2025-11-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521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物,必修,高中,2019,2025-2026,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 1.(2分)下列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的是(  ) A.几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水 2.(2分)为了研究冠状病毒的进化史,科学家分析了病毒的基因组,比较它们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水平上的变化,试图探索病毒的起源和进化机制。这属于证明生物进化的(  ) 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 3.(2分)如图显示了鸟类和爬行动物早期的胚胎,其中①②③结构具有很大相似性,这证明了两者(  ) A.生殖方式相同 B.生活环境相似 C.来自共同的祖先 D.食物来源相似 4.(2分)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是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它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D.产生的变异不同 5.(2分)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农药的使用对害虫起到选择作用使其抗药性逐代增强 C.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都能改变种群的基因库 6.(2分)下列关于进化理论的正确的说法是(  ) A.拉马克科学的解释了进化的原因 B.达尔文从丰富的事实出发,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C.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抗生素可刺激细菌,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D.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了遗传变异的本质 7.(2分)稳定性选择和单向性选择是自然选择中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后者是在种群中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下列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受工业发展影响,桦尺蠖黑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桦尺蠖黑化现象是工业污染导致其发生定向变异 B.工业污染前后由于桦尺蠖物种没有改变,则其没有发生进化 C.单向性选择导致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频率逐代下降 D.桦尺蠖黑化现象属于自然选择中的稳定性选择 8.(2分)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抗药性 B.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丰富了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速度 C.“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之一是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猎物吃掉,以利于可持续发展 9.(2分)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10.(2分)兰花通过基因的扩张和收缩致使基因组形成了5个亚科,产生更多的多样性,因此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大灭绝后,迅速地适应了新的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发现所有现存于地球上的兰花都是恐龙灭绝时期幸存的兰花后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材料表明当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基因的多样性越丰富物种越容易生存下来 B.兰花细长的花矩和生有细长吸管型口器的蛾类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C.严重破坏后的生态系统诱导兰花基因组发生了变异以适应新环境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兰花个体的表现型,进而将适应新环境的基因保留下来 11.(2分)下列有关生物进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