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0576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五册文言文总复习 课件(共365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90103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复习,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课内
    (课件网) 必修上册内容目录 1 《劝学》 2 《师说》 01 02 03 3 《赤壁赋》  04 4 《登泰山记》 1 《劝学》 自 习 学 主 停止 从 表转折,然而、却 比 凝结 合乎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把……做成 弯度 圆规 即使 同“又” 晒干 这样 所以 经过墨 线比量 金属制的刀斧等 接近,靠近 磨刀石 曾经 助词,用于定中之间,无实义 踮起脚后跟 劲疾 清楚 车子 善 于奔走 到达 善于 名词作动词,游泳 同“性”,天性 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 起 兼词,相当于“于此”,从这里、在这里 非凡的智慧 圣人的心怀 没有用来……的,无从 骏马 刻 雕刻 蟹腿 蟹钳 鳝鱼 因为 浮躁,不专 心 借助 非正式的,暂时代理的 假期 借 横渡 死亡 停止,中断 断绝(外交关系) 三、判断下列对文中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谏太宗十思疏》“居域中之大”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之”用法相同。(  ) 提示:结构助词,的。句意: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容身。 2.“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的“善”含义相同。(  ) 提示:“含义相同”错误。揩拭/善于。句意:然后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 × 3.“寒于水”,比水寒冷。它与《师说》中的“不拘于时”句式不同。(  ) 提示:“寒于水”是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水寒”。“不拘于时”是被动句。句意:比水寒冷。/不受时俗的限制。 4.爪牙:古代本指人或动物的爪脚和牙齿,也比喻卫士、武臣,古今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  ) √ √ 四、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并且行动不犯错误了。 解析:“博学”,广泛地学习;“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参”,检验;“省”,省察;“乎”,介词,相当于“于”;“知”,同“智”,见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心思专一。 解析:“利”,锋利;“强”,强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并且行动不犯错误了。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心思专一。 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山”是古代文人喜欢的意象,荀子《劝学》中以山为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有人利用ChatGPT等工具解答困惑,高效学习,这种现象恰好符合荀子在《劝学》中所总结的观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航天英雄王亚平持之以恒地探索浩瀚星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这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小明在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感慨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句话中包含的中国智慧,不禁想起荀子《劝学》中的名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以行路为喻讲述道理。 5.小明同学学习上不够专注,他的老师引用荀子《劝学》里所举的反面事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来劝诫他不可浮躁。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 也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故)不积跬步 蟹六跪而二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