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名称 分与合 课时 第3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的要求,学生应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组成与分解,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关系;能用语言或图示表达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并知道这两部分可以合成原来的数;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意识。本课以“落叶分成两堆”“花朵摆一摆”等具体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记录结果、发现规律的过程,为学习加减法提供直观支撑。 学习目标 1. 观察现实世界:能在具体情境中将一组物体按不同方式分成两部分,如把5片叶子分成1和4、2和3等,并能说出每种分法的实际意义。 2. 思考现实世界:理解“分”与“合”的相互关系,知道一个数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且每种分解都对应着一种合成方式;初步感知数的结构性与可拆解性。 3. 表达现实世界:能用语言描述“5可以分成几和几”,并能借助圆圈图、数字卡片等形式记录分与合的结果,提升数学表达与符号表征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特别是3、4、5的全部分解方式;理解“分”与“合”的互逆关系; 学习难点 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分解方式,避免遗漏或重复;理解“3和2”与“2和3”虽然顺序不同但实质相同;在没有实物支持的情况下进行抽象记忆与表达;建立分与合与后续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评价任务 1. 能用小棒或圆片正确摆出一个数的分与合 2. 能完整说出3、4、5的所有分解方式 3. 能填写“分与合”图示中的空白数字 4. 能解释“3可以分成1和2”与“1和2合成3”的关系 资源 与建议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插图(小女孩分花场景)、彩色落叶模型、小圆片、数字卡片、“分与合”记录单、磁性黑板贴等。建议教师以“秋天落叶怎么分”为主线故事贯穿整节课,增强情境连贯性;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记一记”三步法组织活动,确保每位学生充分参与;强调操作的有序性,引导学生从“1和几”开始逐步增加,防止混乱;利用对称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如“2和3”与“3和2”是同一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促进思维外化。 板书设计 分与合 3的分与合 / \ 1 2 4的分与合 / \ 1 3 2 2 3 1 口诀: “从小到大分,一对一对记” 分与合是好朋友: 3=1+2 → 1+2=3 学 习 过 程 一、情境延续,激发探究———秋天的落叶怎么分? (1)、回顾旧知,引出新问题 教师承接上节课内容:“昨天我们帮猴子分好了水果,今天天气变凉了,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有个小女孩捡到了5片漂亮的落叶,她想把这些叶子分成两堆送给两个好朋友,该怎么分呢?”出示教材中小女孩面前摆放5片落叶的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会怎么分?”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分配方案。有的说:“一人2片,剩下1片我自己留着。”有的说:“一个朋友给1片,另一个给4片。”教师肯定各种想法,并指出:“原来5片叶子可以有不同的分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分与合’。” (2)、明确任务,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宣布学习任务:“我们要一起找出5的所有分法,看看它能分成哪两个数。”强调操作规则:每人发5个小圆片代替落叶,要求每次将它们分成左右两堆,记录下两边的数量,然后重新组合再试另一种分法。提醒学生要有顺序地分,比如先分出1片给左边,剩下的放右边;再分出2片给左边……这样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同时说明:“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会‘分’,还要知道这两个部分合起来是不是还是原来的数,这就是‘合’。”通过明确的任务导向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探究的意识。 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摆一摆、说一说、记一记 (1)、探究5的分与合,建立完整认知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当有学生摆出“1和4”时,教师及时表扬:“你找到了一种分法!左边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