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1606

第24课 寓言四则 课时练03(含答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5573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4课,寓言,四则,课时,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统编版(2024)7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kǎi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jiào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喇叭(  )   粘住(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kǎi(  )歌 jiào(  )量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B.《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的是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的是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C.《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儒家代表著作。 D.《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及其家穿井(      ) (3)国人道之(      ) (4)丁氏对曰(      ) 6.下列加点的“之”,与“宋之丁氏”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丁氏穿井得一人。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8.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多种信息,有时真伪难辨。如果生活中发生了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事,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节选自《列子·天瑞》) 【乙】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②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 有盐乎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 ”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③,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改编自《百喻经》) 注①适:到……去。②缘:因为。③味败:味觉败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身亡所寄(      ) (2)若屈伸呼吸(      ) (3)薄暮至家(      ) (4)愚人食盐不已(      ) 10.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B.食之,甚美 C.天下之事皆然 D.母出盐而怪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12.根据选文说说《愚人食盐》的寓意。 参考答案: 1.lǎ zhān 2.凯 较 3.B 4.C  5.(1)从井里取水 (2)待,等到 (3)讲述 (4)应答,回答 6.B 7.(1)丁家挖井得到一个人。 (2)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8.示例 ①对于各类消息,我会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有条件时可以进行调查研究;②我不会轻信传言,也不会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