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化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81687
4.3《化学键》课时教案+作业设计(表格式)-2025-2026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24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格式
,
必修
,
化学
,
高中
,
人教
,
-2025-2026年
4.3《化学键》课时教案 学科 化学 年级册别 高一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是物质结构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教材从原子如何形成稳定结构出发,引入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通过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键的本质———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本节内容为后续学习分子极性、晶体结构及化学反应本质奠定基础,在整个高中化学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掌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但对“化学键”这一抽象概念仍缺乏直观感知。生活中虽常见物质变化,却难以将其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电子转移与共用机制时易产生混淆,空间构型认知存在障碍。为此,将采用模型建构、动画演示与类比推理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球棍模型和动态模拟降低认知难度,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走向微观探析。 课时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 1. 理解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认识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本质区别。 2. 能从电子得失与共用角度解释典型化合物(如NaCl、HCl)的成键方式。 科学思维 1. 运用类比、归纳与模型化方法分析不同物质的成键特征,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2. 通过对比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性质差异,发展逻辑推理与证据意识。 科学探究与实践 1. 通过搭建球棍模型模拟NaCl晶格与HCl分子结构,体验微观粒子的空间排布规律。 2.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NaCl水溶液导电性,建立“结构—性质”关联的实证思维。 科学态度与责任 1. 感受化学键理论对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的重大贡献,增强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2. 认识化学键断裂与形成的能量变化在能源利用中的意义,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化学键的概念及其分类(离子键、共价键)。 2.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难点 1. 理解共价键中电子对共用的本质及方向性特点。 2. 区分离子键与金属键、范德华力的作用范围与强度差异。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学习、讲授法、模型建构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球棍模型套件、NaCl晶体模型、静电演示仪、导电性测试装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破冰之问 【5分钟】 一、设疑激趣,引发认知冲突 (1)、播放视频:冰川崩裂瞬间 教师播放一段南极冰川突然断裂坠入海洋的震撼画面,随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看似坚固的冰块会突然破裂吗?如果把一块冰放大到原子级别,它的‘连接点’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宏观断裂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紧接着展示干冰升华、食盐溶解于水的慢镜头动画,并提出核心问题:“这些物质的变化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看不见的‘纽带’?这根‘纽带’又是如何维系物质稳定性的?” (2)、回顾旧知,搭建认知桥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内容:“我们曾说过,大多数原子并不喜欢‘单身’生活,它们倾向于通过得失或共享电子来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比如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 ,氯原子则渴望得到一个电子成为Cl 。” 随即抛出驱动性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当Na 和Cl 相遇时,它们靠什么力量紧紧结合在一起?这种力量是不是磁铁那样的吸引力?还是别的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记录黑板上的关键词:静电引力、电子交换、化学键…… (3)、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今天我们要揭开这个神秘‘纽带’的面纱———它就是‘化学键’。我们将一起探索原子之间是如何牵手组成万千世界的。”随后板书课题《化学键》,并明确本节课三大任务:①什么是化学键?②有哪些主要类型?③怎样描述它们的形成过程? 1. 观看视频,感受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四)(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一)(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六)(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三)(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五)(PDF版,含答案)(化学)(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