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2533

2025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三章 光和眼睛测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29930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眼睛,解析,原卷版,测试题,第三章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2025内蒙古)楼间距过小会影响采光。如图,楼房上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光发生了反射 C. 光发生了折射 D. 光发生了色散 【答案】A 【解析】 【详解】楼房上的影子是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楼房阻挡后,在后方形成了影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2025辽宁)某同学在某湿地公园看到了美丽的水鸟。水鸟在平静的水中形成的倒影(  ) A. 是虚像 B. 是实像 C. 比水鸟大 D. 比水鸟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水鸟在平静的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成等大的虚像,虚像与水鸟一样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唐朝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诗中有“云生结海楼”的写景名句,其中“海楼”指海市蜃楼,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小孔成像 B. 光的折射 C. 平面镜成像 D. 凹面镜成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凹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5天津)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七里海湿地觅食,平静的水面映出它的身姿。图中能正确表示人看到白鹭倒影的光路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白鹭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人看到白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图中是光的折射光路图,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关于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C. 矫正远视眼佩戴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作的 D. 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的紫外线控制电视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故A错误; B.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物距等于一倍焦距,不成像;若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任何情况都不能成正立的实像,故B错误; C.远视眼成因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佩戴用凸透镜制作的镜片矫正,故C正确; D.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的红外线控制电视,故D错误。 故选C。 6、(2025·南充)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调节方法正确的是 A.使用照相机时,先拍全身照,再拍半身照,将照相机远离人 B.使用投影仪时,显示的画面太大,只需将投影仪向前移动 C.使用放大镜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适当增大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 D.人脸识别解锁时,人脸离锁越近,拍得的像越小,更容易解锁成功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 A.使用照相机时,先拍全身照,再拍半身照,像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所以应将照相机靠近人,故A错误; B.使用投影仪时,显示的画面太大,即减小像的大小,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应减小像距,增大物距,所以应将投影仪向前移动,同时将投影片远离镜头,故B错误;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使用放大镜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适当增大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故C正确; D.人脸识别系统的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