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繁星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2.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二、拓展资源 丛书:《星》《沧海日出(节选)》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略读实践课 课时建议:1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导入: (回顾单元学习任务)“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是《繁星》原文中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一起仰望星空,细赏繁星点点,为“美景采集册”积累素材。 (明确本课学习任务)———任务四:叹星月辉映 (出示课文及本课活动)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下面几个活动完成本课任务。 任务四:叹星月辉映 回顾旧知 说一说你知道的关于作家巴金的信息。 ———巴金,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家》《春》《秋》等。2003年,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作家冰心评价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 《繁星》这篇文章描绘了几幅繁星满天的画面?分别在什么时间? ———三幅,(1)时间:从前 地点:家乡庭院;(2)时间:三年前 地点:在南京住所的菜园 (3)时间:如今 地点:在海上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前”“三年前”及“如今”三个不同时段作者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 活动一:细读文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星空之美。 默读课文,借助下面的表格,圈画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三次看到的繁星图分别是什么样的。 时间 地点 描写画面的关键语句 特点 从前 家乡庭院 三年前 南京住所的菜园 如今 海上轮船 组织学生交流,结合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星空特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 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从“密密麻麻”一词,想象出夜空中星星又多又密的画面。 ———我最爱看繁星满天的画面,“最爱看”体现作者对星空的喜爱。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星群密布:像天空的星星那样分布着,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通过“星群密布”这个词,我能想象到星星布满天空的画面。 ———虽然星星的光亮很“微小”,但因为星星很多,分布很广,所以“光明无处不在”。从“微小”和“光明无处不在”这些词句,想象出静寂的夜晚,仰望菜园上面星群密布的蓝天,内心充满光明,可见“我”对繁星极喜爱。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半明半昧: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摇摇欲坠:不稳固,像要掉下来 ———通过“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等富有动感的词语,我能够感受到繁星明暗交替的光亮及摇摇欲坠的姿态。 默读下面的文字,圈画作者“想到的”,说说你的发现。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第一处画横线语句把物与物关联,想象到星光闪烁的画面。 ———第二处画横线语句把物与人关联,想象到宁静温馨的画面。 ———最后一句话中“小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表达作者对星空的依恋和热爱。 ———小结:作者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从视觉、触觉、听觉、幻觉四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