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四章 内容索引 01 02 课前篇 素养初探 课堂篇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1.通过对碱金属元素、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的了解,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的学习,学会从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中提取有用信息,以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课前篇 素养初探 【知识铺垫】 1.碱金属元素包括Li、Na、K、Rb、Cs(填写元素符号)等元素,它们都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卤族元素包括F、Cl、Br、I(填写元素符号)等元素,它们都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 2.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 2Na++2OH-+H2↑。钠与氧气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的产物分别为Na2O、Na2O2。 3.氯气与氢气反应的条件是点燃或光照。 【必备知识】 一、元素的性质 二、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特点 2.单质的化学性质 (1)钾、钠与氧气和水的反应 (2)化学性质特点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Li与O2(加热):4Li+O2 2Li2O。 ②Na与O2(加热):2Na+O2 Na2O2。 ③Na与H2O:2Na+2H2O === 2NaOH+H2↑。 ④K与H2O:2K+2H2O === 2KOH+H2↑。 【微思考1】(1)我们已经知道实验室中钠单质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那么钾单质如何保存 提示 钾的密度小于钠,大于煤油或石蜡油,故也可以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根据钠和钾性质的差异,分析Li与氧气、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大于还是小于Na 提示 由钾、钠性质实验探究知碱金属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Li与氧气、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小于Na。 3.单质的物理性质(从锂→铯) 【微思考2】对碱金属的单质来说,若对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密度是否一定越大 提示 不一定,原子序数:K>Na,但密度:K
Br2>I2。 【情境链接】氟具有很强的非金属性,氟是一种反应性能极高的元素,被称为“化学界顽童”。但氟一旦与其他元素结合,就会成为耐热、难以被药品和溶剂侵蚀的具有“高度安全性能”的化合物。 (1)卤素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哪种单质 F在化合物中有无正价 提示 F2。F在化合物中只显示-1价,无正价。 (2)将F2通入NaBr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并未产生预期的橙黄色溶液,试解释原因。 提示 F2具有亲水性,将F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2F2+2H2O === 4HF+O2,故不能与NaBr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r2。 四、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从上到下) 【自我小测】 1.判断正误: (1)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 (2)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3)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 (4)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 答案 (1)× (2)× (3)√ (4)× 2.第Ⅰ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原子半径 B.电子层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D 解析 第Ⅰ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3.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逐渐变浅,密度逐渐增大 答案 D 解析 从F→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则阴离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