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 10.2 捍卫国家利益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政治认同:理解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认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法治观念:了解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法定义务,知道违反国家利益相关法律的后果,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3.责任意识:明确青少年在捍卫国家利益中的责任,能够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具体行动,主动承担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责任。 重点: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明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难点:掌握捍卫国家利益的实践路径。 新课引入 思考: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与国家利益有何关系? 分享你所知道的类似人物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讲授新课 自学导航-问题指引 我们应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01 怎样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02 维护国家利益,如何发扬斗争精神? 03 讲授新课 思考:你如何评价陆家三代人守卫祖国边疆的事迹? 【故事议学】———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议题一:我们应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一家三代、为国守疆四十余年。坚守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的陆兰军一束,捍卫着祖国神圣的领土,树起了一面守疆国防的旗帜。 1979年,坐落在广西大山深处的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诞生,陆之方临危受命、成为哨所第一任哨长。1982年,陆兰廷接过父亲手中的枪,成为第二任哨长。1996年,陆兰廷工作调动、陆兰军接替哥哥任第三任哨长。2003年,陆兰军的侄子陆永兴来到哨所、成为陆家的第三代哨兵。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陆兰军深情地说:“是祖国养育了我,那么为地奉献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哪怕有一天我会老死在自己的岗哨上,我问问自己的心,它会说这是值得的。” 知识小结 1 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捍卫国家利益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 因为她深知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她作为中国的代表,有责任在国际场合中维护国家形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尊重。她的行为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她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 该中学生为什么一再坚持升起中国国旗?请你评价她的行为。 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一名中国中学生(北京市某中学学生梁帆)参加在荷兰举办的“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见面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在广场升起了50多个国家的国旗。这名中学生挨个寻找,就是找不到中国国旗。她立即找到组委会负责人,急切而有礼貌地说:“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来自中国的代表。”组委会负责人告诉她:“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可是由于某些原因,一时没能找到中国国旗。”在该中学生的再三坚持下,组委会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一面五星红旗。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会场上空迎风飘扬,她露出了笑容。 探究与分享 爱国不是将拳头砸向自己的同胞,而是努力在各方面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围堵和打砸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应当受到法律处罚。 爱国热情值得肯定,但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简单抵制并非良策。 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 思考:评价以上观点,并就如何正确表达爱国情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们要用理性、务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