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四章 内容索引 01 02 课前篇 素养初探 课堂篇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构建元素周期律,提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磷、硫、氯,以及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提高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 3.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课前篇 素养初探 【自我小测】 1.判断正误: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 (2)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 ) (3)AlCl3溶液中加足量氨水可生成Al(OH)3沉淀。( ) (4)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 答案 (1)× (2)× (3)√ (4)× 2.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A.Al B.F C.S D.C 答案 C 解析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最外层电子数;Al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是3;F没有正价;S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是6;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是4。 课堂篇 素养提升 探究一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问题探究】 1.甲、乙试管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的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试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 甲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加过量NaOH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 Mg2++2OH- === Mg(OH)2↓。 乙中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溶解;Al3++3OH- === Al(OH)3↓, Al(OH)3+OH- === +2H2O。 2.通过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酸、碱的强弱,试归纳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之间的变化规律。 提示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3.硫酸为强酸,次氯酸为弱酸,据此能否确定非金属性硫大于氯 提示 不能。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HClO中氯元素不是最高价。 【深化拓展】 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项目 同周期(从左至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 逐渐增多 相同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逐渐增大 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置换出H2的难易程度 易→难 难→易 项目 同周期(从左至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 酸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碱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非金属气态 氢化物 形成的难易程度 难→易 易→难 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元素金属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元素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的递变规律 (1)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除外),失电子能力减弱,而得电子能力增强,故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主族)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小,越易失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 【素能应用】 典例1同周期的A、B、C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AO4>H2BO4>H3C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A>B>C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A>H2B>CH3 C.非金属性:A>B>C D.阴离子还原性:C3->B2->A- 答案 A 解析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同周期的A、B、C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AO4>H2BO4>H3CO4,则非金属性:A>B>C,原子序数:A>B>C,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