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名称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课时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本节课应注重学生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观察现实世界: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小数除法的实际意义,能够将生活中的平均分配问题转化为小数除法算式。 2. 思考现实世界: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3. 表达现实世界: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计算过程,并能解释每一步的含义,准确完成相关练习。 学习重点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理解商的小数点位置确定的依据。 学习难点 理解“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以及在除不尽时如何添0继续除的算理,特别是当整数部分不够除时需要商0占位的理解。 评价任务 1. 能独立列出小数除法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正确书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竖式 3. 能说出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4. 能准确完成课堂检测中的计算题 资源 与建议 1. 教材内容以三峡大坝蓄水和船闸通行的真实情境引入,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2. 建议从整数除法迁移入手,引导学生类比思考小数除法的算法。 3. 利用单位换算(如米→厘米)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建立直观感知。 4. 强调竖式书写的规范性,关注学生在试商、点小数点、补0等环节的常见错误。 5.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计算步骤,促进思维外显。 板书设计 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9.84 ÷ 3 = 方法一:单位转化法 9.84米 = 984厘米 984 ÷ 3 = 328(厘米) 328厘米 = 3.28米 学 习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真实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出示课本图片信息: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蓄水。蓄水3天水位上升了9.84米。提问:你能根据这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进一步追问: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运算来解决?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明确这是要把9.84米平均分成3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出算式:9.84 ÷ 3。强调这是一个新的类型———小数除以整数,引出今天的课题。 (2)、回顾旧知,建立联系 提问: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除法?比如12 ÷ 3、45 ÷ 5这样的整数除法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包括从高位除起、哪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一位、商写在对应数位上等规则。接着问:如果被除数变成了小数,比如9.84,还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来算呢?引发认知冲突,为后续探索做铺垫。同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被除数中的小数点,思考它在计算过程中会带来什么影响。 二、合作探索,理解算理 (1)、尝试转化,初探方法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没有办法把9.84 ÷ 3变成我们会算的整数除法?给予一定时间交流后,请代表发言。预设答案:可以把9.84米换算成984厘米,这样就变成了984 ÷ 3。带领全班一起计算:984 ÷ 3 = 328(厘米)。然后提问:得到的结果是328厘米,那合起来是多少米呢?学生回答3.28米。因此得出结论:9.84 ÷ 3 = 3.28。这种方法利用了单位换算,把小数除法转化成了整数除法,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肯定学生的思路,并指出这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2)、探究竖式,掌握算法 追问:如果不换算单位,能不能直接列竖式计算9.84 ÷ 3?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写出竖式。巡视中发现典型做法,选择正确的展示。逐步讲解:先看整数部分9,9 ÷ 3 = 3,商3写在个位上;接下来是十分位上的8,表示8个0.1,即0.8,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